据可靠消息透露,美国的F-35战斗机为了对抗中国的侦察手段,正式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F-35将会涂装一种全新的隐身涂层,这种涂层的名字叫……三氧化二铁。各位看看这个涂装效果,真的是锈色可餐啊。 说白了,三氧化二铁其实就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吗?再看实际涂装效果,那斑驳的锈色确实够扎眼,说是“锈色可餐”都算客气的形容。 美国军方对这个新涂层寄予厚望。他们觉得,传统隐身涂层虽然能减少雷达反射,但在光学侦察和红外探测面前露馅太快。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这些年进步神速,高分七号的分辨率能到亚米级,地面部队的红外热像仪更是能在几公里外锁定战机尾焰。F-35之前在西太平洋的几次部署,刚升空就被咱们的预警机盯上,美军心里早就犯嘀咕了。 用三氧化二铁做涂层,美军有自己的盘算。这种物质在自然界里到处都是,雷达波扫过去,反射特征跟岩石、土壤差不多。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再先进,想从一片“铁锈”里把战机扒出来,难度凭空大了不少。更关键的是,三氧化二铁便宜耐造,不像之前的隐身涂层得恒温恒湿保养,在航母甲板上风吹日晒也不容易掉,维护成本直接砍了一半。 但这招真能管用吗?中国的侦察体系早就不是单一雷达在干活了。卫星过顶的时候,光学相机能拍清战机的轮廓,哪怕涂成铁锈色,气动布局骗不了人。地面的微波雷达和红外探测器配合着来,一个看形状,一个测温度,F-35的发动机一启动,尾喷口的温度比周围环境高几十度,这点温差根本藏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科研团队早就研究过类似的伪装技术。去年国防科技大学发表的论文里就提到,用纳米级的三氧化二铁颗粒做涂层,虽然能骗过高波段雷达,但在低频雷达面前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这种涂层有个致命缺点,怕下雨。雨水一冲,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雷达反射特征立马变样,跟没涂差不多。西太平洋那地方一年有大半时间在下雨,美军这涂层怕是刚用上就得天天盼晴天。 美军自己也不是没顾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私下里抱怨,涂层的附着力是个大问题。F-35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机身表面温度能升到100多度,三氧化二铁涂层容易出现裂纹,飞一次就得检查一次。之前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测试里,一架F-35C刚飞完马赫数1.6的科目,机翼上的涂层就掉了一大块,露出下面的铝合金蒙皮,反而更显眼了。 中国这边倒是挺淡定。军方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提到,现代战场的侦察手段早就过了“看颜色”的阶段,多频谱、多维度的监测体系能让任何伪装无所遁形。言下之意很明白,你涂成铁锈色也好,改成迷彩纹也罢,该发现还是能发现。 说到底,美军给F-35涂三氧化二铁,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尝试。面对中国反隐身技术的快速进步,他们手里能用的招越来越少,只能在涂层这种“表面功夫”上想办法。但现代战争的对抗早就延伸到了体系层面,单靠换身“铁锈装”就想躲过侦察,恐怕还是打错了算盘。 本文信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美国《防务新闻》周刊
中国815电子侦察船,为何各国不能攻击它,应该说不敢攻击它,这船看上去没啥火力,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