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来了,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印度政府“外资杀猪盘”的精品品牌终于被国际社

正又直说事 2025-07-31 11:40:11

报应来了,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印度政府“外资杀猪盘”的精品品牌终于被国际社会认可: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外资净流入暴跌超90%。为此,印度政府急忙开始着手调整策略、加大国际公关和宣传。但无论再怎样用“十四亿人口大市场”还是用“复制中国成功故事”的大饼光环加持,谁还会傻到再次跳入这个令人们胆战心惊的外资龙潭虎穴呢?   印度政府这些年在吸引外资上的操作,真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当年喊着“印度制造”的口号,画着“十四亿人口大市场”的大饼,确实骗来了不少国际资本。那些跨国企业揣着真金白银来建厂,以为能复制在中国的成功,结果一个个掉进了印度精心设计的“外资杀猪盘”里。   税收政策说变就变。今天承诺的免税期,明天就可能因为“财政紧张”缩短一半。特斯拉想在印度建厂时,政府先是拍着胸脯保证优惠,等人家图纸都画好了,突然要求本地零部件占比必须达到70%,达不到就加征额外关税。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谁受得了?   审批流程更是能把人磨疯。一个建厂许可要盖几十个章,每个部门都得打点,不然就拖着不办。亚马逊在印度扩张时,被当地官员以“反垄断”为由罚了几十亿美元,其实就是没喂饱那些贪婪的胃口。   更狠的是“本土化陷阱”。印度逼着外企把技术转让给本地合作方,美其名曰“技术共享”,实则是明抢。小米在印度的工厂,就被以“偷税”为名查封,连银行账户都给冻结了,最后被迫把部分专利低价转给印度企业才了事。   这些操作看在眼里,谁还敢来?2025年第二季度外资净流入暴跌超90%,一点都不意外。那些曾经热血沸腾想来分蛋糕的企业,现在提起印度市场就摇头。苹果的代工厂宁愿把产能转移到越南,也不敢在印度扩大投资。三星虽然在印度有工厂,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始终攥在自己手里,生怕被“本土化”给吞了。   印度政府急了。又是派代表团去欧美开推介会,又是在国际媒体上打广告,说什么“改革已深化”“投资环境全球最佳”。可这种嘴上的承诺,谁信啊?当年莫迪喊着“清洁印度”,结果恒河边该扔垃圾还扔垃圾;承诺“数字化印度”,农村地区连稳定的 electricity 都保证不了。现在说要改善营商环境,无非是想骗一波新的“韭菜”。   国际资本早就看清了印度的真面目。这个市场看似庞大,实际消费能力撑不起那么多投资。贫富差距比撒哈拉沙漠还大,14亿人里有9亿人连智能手机都用不起。想靠低价策略打开市场?印度本土企业早就学会了“山寨”,用更低的价格和更灵活的关系网抢占份额,外企根本玩不过。   基础设施更是烂得没眼看。港口卸货能堵半个月,高速公路坑坑洼洼,电力供应跟过山车似的。比亚迪想在印度建电动车厂,光解决电力问题就花了两年,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基础条件,就算外资敢来,生产效率也提不上去,纯属赔本赚吆喝。   更要命的是法律体系混乱。印度的法院审理案件能拖十年八年,企业遇到纠纷根本耗不起。沃尔玛当年收购印度一家电商,因为本地企业告它“违反外资规定”,官司打了五年,最后只能赔钱退出。这种司法环境,谁敢把身家性命押进去?   现在印度政府再怎么公关,也洗不掉“外资陷阱”的标签。那些曾经在印度栽过跟头的企业,早就在行业里互相提醒:去印度投资,等于把钱扔进恒河,连个响都听不见。国际资本不是傻子,吃过一次亏就不会再上当。印度想复制中国的成功,却学不来中国的稳定政策和契约精神,只学了些表面功夫,最后把自己玩成了国际投资界的笑柄。   信源:《印度时报》《印度外资净流入骤降 国际资本对“印度故事”失去耐心》

0 阅读:2071

评论列表

MoVoTiZe

MoVoTiZe

6
2025-07-31 21:22

摸弟小老仙儿,找🦑陪你们玩,看看你们谁会赢。

用户11xxx48

用户11xxx48

3
2025-07-31 21:49

印度阿三永远都到不了现在中国的发展成绩!!!!

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

2025-08-01 07:37

放心吧!大把中国企业为三三科技、经济奉献全部……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