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实际上,大部分人已经没了生活

作为普通人,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在奔波,忙于一切为了过好生活的事,却独独没法享受生活本身。为何科技越进步,我们反而工作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在奔波,忙于一切为了过好生活的事,却独独没法享受生活本身。

为何科技越进步,我们反而工作的时间越久?为何我们工作的越久,收入却没有实质性的增加?

在这知识分子人满为患的时代,有多少人在给最基层的人发声和争取权益呢??

… …

所有对生活的憧憬,只能留在退休后和未来的以后。

“晚上大家留一下,明天大领导要来调研,大家晚上加个班,有几个资料要一起配合弄一下,还要做个汇报的PPT……”就在要下班前的2分钟,经理来到了企划部。

正准备赶着回家送小孩去补习班的老沈听到经理说的话,条件反射似的马上给家里发个微信,“晚上单位要加班,不能回家吃饭了,妮妮要辛苦老婆你送去补习班了”。

这已经是老沈这个月第6次加班了,“习惯了”又充满无奈。在老沈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目前下了班基本就是负责小孩的教育,周末带小孩或者送小孩去学乐器。有时抽烟的时候,老沈不禁问自己,我好像没有自己的生活了?!

现实生活中,像老沈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似乎已经没了自己的生活。

作为普通人,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在奔波,忙于一切为了过好生活的事,却独独没法享受生活本身。还有很多人,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为了碎银几两,没了生活,也没了家乡。

工薪阶层的人,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余下的时间要分给家庭、朋友、社交、父母……上班族每天下班都要匆匆赶回家,只为接小孩和辅导作业,没有父母帮衬的上班族就更累了。

很多中年人,自己的爱好没了,悠闲地刷几分钟短视频都是一种放松;自己的独处时间少了,上厕所玩手机都是一种享受;自己的生活没了,家庭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等有空了,我下次要去哪里哪里玩”、“等我有钱了,我要买什么什么”、“有机会,我们一家人要去哪里哪里”......所有对生活的憧憬,只能留在退休后和未来的以后。

在今天,很多企业还不是双休,有些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生活”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侈。他们没日没夜的生产,到手却没多少钱,甚至还透支了健康,为以后的年老埋下健康隐患。

环卫工凌晨2点就忙碌在街道上,批发市场凌晨3点已经热闹非凡,早餐店的面团在清晨4点已在发酵,早起送完小孩去学校的上班族匆匆吃上一口包子又赶去了单位... ...我们仿佛被一把无形的枷锁锁在那个圆心,奔走在两点一线之间所形成的圆面。

当看到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家庭的80、90后同事,00后同事对结婚和家庭好像已经失去了“兴趣”。尽管国家意识到生育率不断降低,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是收入低、假期少、育儿成本高的困局不破依旧收效甚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我们已经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快节奏一直是我们前些年的工作生活基调。快,让我们容易忽略近在身边的生活,也让我们无暇顾及生活。而现在,经济处于转型期,慢下来似乎已成趋势。

在这个经济下行的时期,我们若是能够开始享受“生活”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要实现这些,国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落实双休或保障休假时间,保障广大群众的工作和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保障钱和时间。一方面,国家需要优化分配制度和进一步落实休假制度,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保障和增加百姓收入,另一方面,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当学会“享受”,不要觉得“享乐是耻”。

跟欧洲高福利国家相比,我们民族的勤劳节俭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若是像法国人那样一年几个月的假期都躺在地中海的沙滩上晒太阳,像北欧人半年都待在家里享受暖气,那绝对是“天方夜谭”。中国人,即使有时间也不舍得休息,有时间也不舍得旅游,稍微好点的吃和玩都让人有种罪恶感。

有些是不舍得,有些是不敢停下来。千百年来的来文化教育让我们形成“多做事、少花钱”的思维,“生活不必享受,吃饱穿暖就是福气”的勤俭节约。现实是,有限的积蓄、微薄的收入是大部分人的窘境——这是他们不敢停下来“生活”的主要原因。不够丰厚的家底让他们不敢歇下来去享受生活,因为他们不确定明天的物价会是多少,明天的开支会是多少,明天的养老钱要存多少才安心。

现在,00后的年轻人,多是在经济上行期出生,他们对“生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拥有自己的生活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及时行乐并非罪过”、“生活就在当下”,这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我们总是觉得00后天马行空,其实我们要学习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尝试理解他们的世界观,尝试在不一样的时代去理解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是什么不需要去深度探究,怎么拥有和享受生活才值得思考。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这样的一辈子真的就值得吗?

时代在发展,发展的路上总有人在奉献,总有人成了时代的前浪。今天,尽管上辈人和我们这代人没了生活,为了生活各处奔波,那么,希望下一代能够真正享受到时代发展红利,让他们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这样的时代,希望早点为他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