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去世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因为他是“载”字辈,所以正常的做法是给他过继一个“

西门大妈啊 2025-07-25 11:14:03

同治去世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因为他是“载”字辈,所以正常的做法是给他过继一个“溥”字辈的,算他的嗣子来继承大统。

然而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继承大统的光绪也是“载”字辈,是同治的平辈。为啥慈禧这么干呢?她当然有弄权的心思,想要立一个和自己关系亲近的年幼的孩子,而光绪的生母就是慈禧的亲妹妹,当时才四五岁,完全符合这个条件。但这么分析就忽略了另一个问题:

为啥大家就能由着她这么干呢?没人反对吗?

还真没有。这不是因为她权势滔天,而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朴素的原因:

近支溥字辈真没有合适的人了。

同治是咸丰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他没有兄弟,根本没有亲侄儿可以过继。所以要找和他血缘最近的男性亲属,至少要找到道光的其他儿子们。道光倒是生了9个儿子,但是老二、老三都是一两岁夭折,肯定没有儿子,老四就是咸丰。

老大奕纬倒是活到了23岁(然后据说被他爹一脚踢死了),但是也没有来得及留下儿子。所以老四咸丰即位后,追封他为隐志郡王,然后找人给他传承爵位。问题是他是老大,他的弟弟们也还没生育,咋办呢?就得接着往血缘更远的家庭去找。

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个儿子比较富裕的,就是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的曾孙载治,这血缘就非常远了。载治倒是生了一个儿子溥伦,但是一来这血缘太远,放今天不考虑性别都能结婚了;二来溥伦此时只有一岁,万一夭折怎么办?所以别说慈禧,大家都不同意溥伦来即位。

道光第五子惇亲王奕誴倒是有五个儿子,但还没有孙子。老六恭亲王也有两个儿子,但也没有孙子。等于这俩人都没有“溥”字辈的后代可供过继。

老八奕詥活到25岁,也没生儿子,于是老六恭亲王一看,我有俩儿子,就匀了一个给他继承爵位,当时才16岁,也还没生出“溥”字辈来。老九奕譓,自己都没儿子,更没有孙子。

总而言之,整个道光的后代中,就没有一个道光的直系“溥”字辈...也就是当时几乎只能从“载”字辈里面选,按照过继给咸丰、继承兄长同治的皇位来算。

而即便是“载”字辈,可选择的也不多。首先说儿子最多的老五,因为他本人个性和母亲祥妃失宠的原因,他老早就被过继给了道光的弟弟为嗣子,约等于不算皇子了,你再找他的儿子过继回来,就不是很合适。老八奕詥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从老六那儿过继来的,你再给整走,岂不是给人整绝后了?也不合适。

老六恭亲王匀给了老八一个儿子,自己就只剩一个儿子载澄了,如果给他整走了,恭亲王此时已经44岁,长期没有妻妾怀孕,他自己就绝嗣的可能性很大。这倒也罢了,大不了再给他过继一个,但是这个载澄的名声实在是臭到了一定地步,民间一直传说同治寻花问柳就是他介绍的,他的父亲也非常讨厌他,王公贵族见到他就躲,可见这个人从各方面都不适合做皇帝。

所以用排除法也会发现,当时只有一个“载”字辈的孩子合适,就是老七的儿子载湉。因为一来他四岁了,算是脱离了最危险的夭折期;二来老七此时才35岁,他的福晋还怀孕了,说明他还有生育能力,绝嗣的可能性很小。而载湉的生母是慈禧亲妹妹这一点,反倒是意外收获而非决定性因素了,否则就算慈禧乐意,大臣们也不会一致通过毫无异议。

所以总结下就是,道光一脉到了同治死后,愣是没有一个血缘和宗法上都无可争议的“溥”字辈直系后代...生的最多的老五,被他一脚踹去了弟弟家...

这也是大清命该绝啊~~这么多儿子,愣是传绝了,也真是无fuck说了~~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