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所有女儿中,知名度最高的是三女儿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她是朝鲜三姨太金氏

西门大妈啊 2025-07-12 18:32:08

袁世凯所有女儿中,知名度最高的是三女儿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她是朝鲜三姨太金氏所生,个性开朗活泼,个性鲜明,这倒是对了袁世凯的脾气,因此很受宠爱。

袁静雪从小就很调皮,在家塾上课的时候,会把石笔弄成粉末偷偷撒在讲台上,让老师当场滑倒。她还经常让年长的二哥袁克文领姐妹们出去看戏,袁世凯只装作不知道,任由她们闹着玩,闹得严重了, 也就是随便训斥几句,不会怎么认真管。

当时管家的是最得袁世凯信任的五姨太杨氏,她经常责打六、七、八、九姨太,尤其是曾经当过自己婢女的九姨太,动不动一顿毒打,袁世凯从不过问。但有一次袁静雪犯错后,五姨太按照家法打了一顿,袁世凯听到后暴跳如雷,斥责杨氏道:“你再敢这样打她,你就这样挨打!”自此之后,五姨太杨氏再不深管袁静雪了。

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曾经出于缓解与清皇族矛盾的考虑,打算嫁一个女儿给溥仪当“皇后”,据说选中了三女儿袁静雪。得知消息的袁静雪就去袁世凯面前哭闹起来,当面顶撞:“我又不是鼻烟壶,爱送谁就送谁!”死命不从。袁世凯一点不生气,呵呵一笑说:“我们家三女儿有个性,理智高,斗志强,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这事就这么算了。

但是这件事我感觉可能只是随便一说,因为袁静雪比溥仪大7岁,而袁世凯后面明明还有许多女儿,肯定有和溥仪年龄更相当的女儿,不太可能做出这种婚姻安排。而且清廷虽然已经退位,但是也不太可能接受汉人入宫为“皇后”,溥仪娶的妻妾都是旗人,这一点袁世凯应该是很清楚的。因此这段往事有很大概率只是袁静雪自己在回忆录中给自己“抬咖”的。

袁世凯称帝前,一直顾虑等英、法、日等列强对于“恢复帝制”的态度。袁克定为了圆了“太子梦”,伪造了一份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这份伪造的报纸上每天登的都是各国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内容,看的袁世凯心花怒放,紧锣密鼓筹备“登基”。

然而有一天,袁静雪的丫鬟出门,给小姐带回一包蚕豆当零嘴,用真的《顺天时报》包着。袁静雪吃蚕豆的时候发现,这份报纸咋和府里的不同?于是找到同样日期的报纸一看,内容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于是赶紧告诉袁世凯。第二天袁世凯就提着皮鞭抽了一顿袁克定,边打边骂她“欺父误国”。

袁静雪和风流倜傥的同母哥哥袁克文关系最好,俩人经常一起玩。这俩人也是最不赞成恢复帝制的,更不愿意受“公主”“皇子”的约束,于是相约如果父亲登基,俩人就跑路英国去留学。结果兄妹私逃的消息被袁世凯的大、三两个姨太太听到了。大姨太是袁克文的养母,三姨太更是袁克文和的袁静雪的生母,两位母亲又哭又劝,终于拦住了袁克文。

袁静雪后来嫁给了杨毓珣,虽然有传言说他是关于袁世凯的“智囊”杨士琦的儿子,但是经过考证,他应该只是杨士琦的八弟杨士骢的儿子。杨士骢出身安徽泗州杨氏家族,前清时当过山西盐政,民国初年当选过多届众议院议员,也是书香之家,是桐城派弟子,喜爱围棋,书画也有点名气,这倒是符合袁世凯“书香门第”的喜好。

关于他的伯父杨士琦,还有一段香艳的八卦:

杨士琦晚年在上海当寓公,闲的没事就娶了两个小老婆,一个叫小白菜,一个叫小菠菜。杨士琦毕竟年纪大了,难以满足这两位年轻姨太太,有一天他回家,发现小白菜和小菠菜正与自己的儿子多人运动,一时间气懵了,扬言要处死两个姨太太。三人吓得发抖,最后还是小白菜壮着胆子,从抽屉里找出一瓶毒药,滴入茶中,灌入杨老爷嘴里,一代名士就此殒命,这桩案件也成了上海滩众多小报炒作的花边新闻。毕竟多人运动、小妈文学、毒杀、名流....这些tag凑到一起,想不爆都难。

说回杨毓珣,因为父亲和伯父的关系,他和北洋系混得很熟,还当过张作霖的副官处长,在各种招兵买马中搞了不少钱,是当时有名的风流公子,出手十分阔绰。据说追求他的名门闺秀很多,他独独倾慕袁静雪,袁世凯也十分赞成这门婚事,两人因此走到一起。

杨毓珣本来就是个公子哥,也无所谓什么政治理想追求抱负,但是他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居然加入了汪伪政府,担任了伪山东省政府省长,和周佛海混的还很熟,这就成了板上钉钉的大汉奸。日本投降后,戴笠借李宗仁的名义举行招待宴会,邀请在伪政权任过职的高官前来参加。众人开怀畅饮时,戴笠忽然出现,把这些人尽数逮捕,然后挨个枪毙,杨毓珣当然也不例外。

杨毓珣死后,袁静雪应该没有受到牵连。她一直独居,没有再嫁,也没有生育子女的记载。她深居简出,一直在写作。20世纪60年代写过一个五万字左右的回忆录,题为《我的父亲袁世凯》,发表在全国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选辑》上,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提供了许多袁世凯家庭生活的细节,这也是目前研究袁氏及其家族最权威的第一手史料。

0 阅读:1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