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封建时代局限性,相比儿子,袁世凯的女儿们记录要简单的多。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女

西门大妈啊 2025-07-11 18:13:08

因为封建时代局限性,相比儿子,袁世凯的女儿们记录要简单的多。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女性主要的“职场”也就是家庭,而她们的婚姻和兄弟们一样,大多都成为了父亲的政治工具。但即便如此,她们的命运也千差万别…

袁世凯的正室和大姨太都没有女儿,他的长女袁伯桢是二姨太吴氏所生。虽然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但是毕竟是第一个女儿,袁世凯还是对她非常宠爱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迟迟不舍得她出嫁,直到25岁才给她定下了两江总督张人俊的五公子张允亮成婚。

张允亮博学多才,特别是古文功底更是扎实,特别喜欢研究古籍和字画。新中国成立后,张允亮在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图书馆主任,在古籍图书界中享有盛名。两人虽然没有子女,但琴瑟和鸣,是包办婚姻中难得的一对璧人。袁伯桢1956年逝世,享年71岁。

张允亮的父亲张人俊曾任南洋大臣、未代两江总督,地位显赫。张人俊有个堂叔名叫张佩伦,张佩伦本人名气不大,但是他岳父名气很大,名叫李鸿章;他孙女名气更大,名叫张爱玲。

所以张爱玲的堂婶是袁世凯的女儿…

按照中国古代命名规则,老大叫“伯”,老二就是“仲”了。次女袁仲祯的生母也是朝鲜人,是袁世凯的四姨太。一开始,袁世凯和直隶总督端方约好“相换作亲”,让端方的女儿嫁过来当少奶奶,袁家的女儿嫁给端方的侄儿。没有嫁给他的儿子可能是因为端方的女儿是老来子,他的儿子们都长大了,可能都娶妻了,袁小姐总不能做小,因此退而求其次找了人家侄儿。

但是袁仲祯有别的想法,她认为端方虽位高权重,但侄儿又不是儿子,旁系毕竟没有直系香。更何况端方侄儿本人她也不喜欢,因此要求退婚,而且表示婚配对象必须要是大家族的直系继承人,旁系免谈。

袁世凯这一次居然罕见的让步了,同意了女儿的要求,当然这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

端方死了,这个联姻联的意义不大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婚约是解除了。后来袁仲祯如愿嫁给了洋务名臣薛福成之孙薛学海。

薛学海早年就读于清华学堂,1914年赴美留学,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但酷爱体育,回国后先在北京汇文大学任体育教练,后进入北洋政府外交部。

这样的青年才俊豪门公子自然是各路老丈人争抢的目标。黎元洪就想将长女黎绍芬介绍给他,但是俩人见面后,薛公子从她的打扮感觉“与予性格不合,婚事不谐”,就没同意。

哦对了,黎绍芬和周总理是南开中学的同学…

薛学海与袁仲桢的婚礼安排在老家无锡,轰动一时,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孟小冬曾在婚礼上献艺。因为堂会到凌晨一点还没结束,薛家还特意要求电灯厂延长两小时用电,要不我儿子婚礼咋办?

婚后,两人感情和睦,薛学海依旧在外交部工作。当时他主要是给徐树铮翻译,徐树铮被枪杀时,他就在旁边,记下了徐树铮最后的时光。

徐树铮遇刺后,薛学海心灰意冷。他父亲开导他,给他起了个号“观澜”,意思是你在旁边围观,别再卷入就好了。

可能是因为对政治心灰意冷,薛观澜慢慢的淡出政治舞台,全身心投入了自己喜欢的体育事业。他酷爱围棋,经常和段祺瑞一起下棋,因此认识了吴清源。后来他创办了无锡田径队,并着力培养自己姐姐薛婉群的儿子张嘉夔,主攻跳远。

1934年,张嘉夔以7.09米成为首位跳过7米大关的中国人,被称为“中国跳王”。

但即张嘉夔成绩有目共睹,家族又有钱有地位有人脉有资源,但因为选拔黑幕,依然落选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还好舅舅薛观澜坚持通过媒体发声施压,张嘉夔最后一刻终于入选中国代表团。

根据张嘉夔的回忆,因为坐船时间太长,到了柏林第二天就要参加比赛,上场的时候腿还在打晃,成绩也不是太好。更倒霉的是,代表团回来的时候连路费都没有,最后只能靠足球队沿途打比赛,挣了些门票钱才回到祖国。

从柏林回来之后,张嘉夔一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还在抗战期间组织了“锡华篮球队”。这支篮球队从1938年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是无锡的冠军篮球队。

值得一提的是,张嘉夔有个堂叔,名叫张嘉璈,他有个妹妹张嘉玢,又名张幼仪,嫁给了徐志摩…

来回来去都是亲戚…

哦对了继续说袁仲祯,因为没有孩子,她婚后十年过继兄长袁克端之女袁家倜。

0 阅读:0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