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未来估计难免会有一场较量,但现在中国为啥还不疏远俄罗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古今知夏 2025-07-22 18:05:16

中俄关系未来估计难免会有一场较量,但现在中国为啥还不疏远俄罗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中国适当帮俄罗斯稳住经济,但战争一结束,商品会迅速撤出,交易也会暂停,只保留国家层面的油气合作,守住基本盘。 两国的关系,从来不只是利益的往来。从历史的角度里,藏着太多互相扶持的细节。 1991 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接过沉重的遗产时,国内 GDP 暴跌 50%,卢布汇率一日三跌。西方忙着给俄罗斯开 “休克疗法” 的药方,实则想趁机瓦解这个地缘大国。 中国却在当年 12 月 27 日,由外交部正式照会俄罗斯,成为第一个承认俄罗斯联邦的国家。这份在寒冬里递出的信任,俄罗斯记了三十年。 2001 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其中第九条特别提到 “不针对第三方”。这个条款看似平淡,却在 2008 年俄格战争时显现威力。 当时北约国家集体谴责俄罗斯,中国外交部却表态 “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也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让俄罗斯在国际孤立中少了一份压力。同年,中俄原油管道谈判终于破冰 — 这场谈了 15 年的合作,从叶利钦到普京,历经四任俄罗斯总理,最终在双方都需要对方的节点上落地。管道开通那天,普京说:“这是用钢铁浇筑的信任。”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罗斯发起七轮制裁,把俄罗斯踢出 SWIFT 系统。就在俄罗斯金融市场濒临崩溃时,中国央行与俄罗斯央行签署 1500 亿元人民币与 8150 亿卢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相当于给俄罗斯送去了一根金融 “氧气管”。 那一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同比激增 28%,用真金白银帮俄罗斯顶住了首轮制裁冲击。俄罗斯也投桃报李,在当年联合国大会上,针对涉藏提案投下反对票,这已经是俄罗斯第 12 次在联合国公开支持中国核心利益。 有人说,现在的中俄合作,不过是为了对抗西方。但遥想 2008 年金融危机,中俄联手推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打破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垄断。从来不是针对谁,而是在重塑多极化的世界秩序。 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清晰。2008 年,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缓和,俄罗斯当即宣布增加对台贸易壁垒,避免出现 “两个中国” 的模糊空间。 2023 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容置疑”。这种在核心利益上的坚定支持,不是短期利益交换能得来的。 再看当下,俄乌冲突僵持中,中国对俄支持始终保持在经济领域。2024 年一季度,中俄本币结算额占比升至 92%,俄罗斯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 2000 亿元。这些举措帮俄罗斯绕开美元制裁,却又严守 “不军援” 的底线。这种分寸感,正是中国对中俄关系未来走向的预留空间。 战争一旦结束,中国对俄商品输出大概率会收缩。但那些深埋地下的油气管道、横跨欧亚的铁路干线,会成为两国关系的基本盘。 就像 1999 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中俄联手反对却保持各自节奏;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两国共同抵制却未形成军事同盟。这种 “和而不同” 的智慧,才是中俄关系能穿越三十年风雨的关键。 现在不疏远,是因为俄乌冲突这个变量还没消失。等硝烟散去,双方自然会回到更理性的轨道。但那些刻在历史里的互相扶持、写在条约里的彼此尊重,会成为这场未来可能到来的较量中,最后的缓冲带。

0 阅读:395

评论列表

蓝色的宝石

蓝色的宝石

4
2025-07-23 00:12

中俄是否会有较量不一定,但与美必有一战,作者避口不提,其心可诛。

用户11xxx30

用户11xxx30

2
2025-07-23 00:29

等硝烟散去,俄罗斯已不是同一层次的国家了。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