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要出大事!就在17日,英德签了“友好条约”,说白了,其实这就是军事战略同盟,

古今知夏 2025-07-22 17:09:16

看来要出大事!就在17日,英德签了“友好条约”,说白了,其实这就是军事战略同盟,在遭到军事打击后相互援助,但是他们本来就是北约成员国,针对军事行动的内容和这个协定几乎相同,这难道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这里面的门道,得从北约那套运行机制说起。这个拥有 31 个成员国的军事集团,搞起集体防御来有个死规矩。任何行动都得全体成员国点头。 就像 2022 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波兰想给乌克兰送战机,德国怕激怒俄罗斯,在布鲁塞尔吵了三天没结果。这种拖沓,英德显然不想再忍。 新条约里写的 “非传统安全威胁可直接联动”,说白了就是绕开北约繁文缛节,把 1999 年科索沃那套搬上了台面 — 当年英德战机一起炸南联盟,靠的就是双边协调,根本没等全体成员国点头。现在不过是把临时做法写成了明文。 这种转变,让人想起 2003 年的分裂。那会儿德国联合法国反战,英国跟着美国冲锋,北约内部的 “老欧洲” 与 “新派” 吵得不可开交。如今英德抱在一起,倒像是给当年的裂痕打了补丁。 这补丁背后,是对美国的失望:去年美军从德国撤走 1.2 万驻军,转头把核潜艇派去澳大利亚,德国防长骂 “华盛顿眼里只有亚太” 的话,道出了欧洲的不安 —真有事,美国未必靠得住。 往深了看,这条约还踩着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变迁。1997 年《罗马宣言》里,北约和俄罗斯说好要当 “平等伙伴”,可 20 多年里北约东扩 7 轮,军队都抵达了波罗的海三国,离莫斯科比当年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的导弹离华盛顿还近。 现在条约特意提 “护波罗的海基础设施”,明眼人都知道,那里是俄向欧洲输气的命脉,去年 “北溪” 管道爆炸的阴影还没散。这种针对性,比文字更露骨。 历史总在重复里藏陷阱。1955 年华沙条约也喊 “集体防御”,1968 年却成了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现在英德条约里的 “军事援助”,谁敢说不会变味? 再想想 1938 年慕尼黑协定,英法为 “和平” 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反倒加速了战争。如今英德绕开北约 31 国搞 “小圈子”,单边行动的风险,历史早敲过警钟。 数据更能说明决心:英国一季度军费涨了 18.7%,德国把 GDP 的 2.1% 砸进防务,都创了冷战后新高。两国还计划明年打通台风与狂风战机的指挥系统,跨海峡协同能省一半时间。这些动作,哪是 “重复北约” 那么简单?分明是欧洲想把安全主动权攥回自己手里。 只是这纸条约,像给紧绷的欧洲安全系了个新结。它或许能让欧洲在对美依赖里喘口气,却也可能把与俄罗斯的矛盾拽得更紧。 历史的经验在这儿摆着:所有绕过共识的 “小团体”,最终都得面对更复杂的连锁反应。17 日签下的这笔字,到底是安全阀还是导火索,现在还说不清,但风浪肯定要来了。 信息来源:当地时间 7 月 17 日,英德签署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友好与双边合作的条约》。多家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0 阅读:5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