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专家:借助中国新型3D雷达,俄罗斯大规模击落乌侦察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7月21日发布通报说,过去一夜,俄防空部队在多个地区,共击落乌军74架无人机。 对于这件事,乌克兰电子战专家披露,俄军拦截乌侦察无人机的效率显著提升,其关键在于获得了小型3D雷达。 这类设备能有效追踪难以捕捉的无人机目标,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雷达肯定产自中国。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始终从未直接向任何一方,出售武器或军事装备,俄方获得的相关设备,更可能是通过第三方渠道辗转所得。 从俄乌战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乌克兰凭借西方援助的侦察无人机,长期掌握着战场前沿的信息优势,能够精准定位俄军阵地、弹药库等重要目标,为其火炮打击和战术调整提供支撑。 而俄军此前在无人机防御领域存在明显短板,传统雷达对低空、慢速飞行的小型无人机探测能力有限,导致前线部队频繁遭受乌军无人机的袭扰,装备损失和人员伤亡持续增加。 这种失衡的态势,迫使俄军急于寻找有效的反制手段,3D雷达的引入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类小型3D雷达它能通过三维坐标,实时追踪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配合俄军的防空系统形成闭环打击链,使乌军无人机的生存时间大幅缩短。 数据显示,在配备该雷达的区域,俄军无人机拦截率较之前提升了60%以上,直接削弱了乌军的战场感知能力。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双方在前线的力量对比,更对乌军的战术部署造成了连锁影响,由于侦察无人机损失激增,乌军不得不减少前沿侦察频次。 其火炮打击的精准度也随之下降,俄军则借此机会,重新掌握了部分战场主动权。 俄乌双方围绕无人机与反制手段的博弈,本质上是现代战争中技术对抗的缩影。 此次3D雷达的应用,正是俄军技术反制的重要一环,它印证了在现代战场上,单一武器的优势难以持久,双方的较量最终会落脚到技术整合能力和资源调配效率上。 乌克兰若想重新夺回信息优势,需要西方提供更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或电子对抗设备。 但当前西方各国对乌援助已显疲态,内部在是否持续加码问题上分歧加剧,这使得乌军的技术升级面临不确定性。 而俄军在获得有效的反制手段后,正逐步巩固防线,同时加大对乌军后方补给线的打击力度,试图通过消耗战拖垮对方。 俄乌冲突的持久化,对双方都是巨大消耗,乌克兰的经济已濒临崩溃,民生问题日益严峻,俄罗斯则面临长期的国际制裁,经济复苏压力陡增。 在这种背景下,技术手段带来的优势终将被战争的巨大消耗所稀释,唯有回到谈判桌前,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道。 而国际社会更应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双方创造对话条件,而非持续拱火递刀,这既是对俄乌人民生命权的尊重,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看,俄乌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战场胜负,更取决于双方的战争潜力和国际社会的态度。 俄军此次在反无人机领域的突破,只是冲突中的一个节点,它提醒人们,现代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如何通过政治手段终结冲突,才是对各国智慧的真正考验。 中国始终坚信,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俄乌矛盾,为地区和平稳定奠定基础。
乌克兰专家:借助中国新型3D雷达,俄罗斯大规模击落乌侦察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2 14:50:50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