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从入党起就认识了毛主席的黄克诚,从亲身经历中感到:毛主席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建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7-17 16:43:34

几乎从入党起就认识了毛主席的黄克诚,从亲身经历中感到:毛主席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没有他的艰苦卓绝和富有远见的奋斗,很难设想中国革命将会是什么样子。毛主席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功绩,谁也比不了!黄克诚多次坦率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为此,他甚至同一些人发生争论。黄克诚说:"我这样讲,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考虑党和国家的原则问题。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掺杂个人恩怨在里边。"他向秘书提出,要写篇大文章,写毛主席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贡献,全面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讲清楚道理。黄克诚认为,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首先不是一个感情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我们要从整个党和国家的根本利害,从十几亿人民的根本利害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 在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毛主席同志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指引着全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凭借着坚定不移的艰苦奋斗精神,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打败了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战胜了拥有“飞机加大炮”优势的美蒋反动派,建立了崭新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梦想。 井冈山时期,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环境异常艰苦的年代。毛主席同志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于革命战争的重要性。他明确提出,为了有力地支持革命战争,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财政收入,让根据地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则要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污浪费。 1936年,美国作家斯诺怀着对神秘东方的好奇和对中国革命的关注,来到了延安进行采访。当他看到毛主席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等细节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中,发现了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巨大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斯诺所讲的这种“东方魔力”“兴国之光”,其实就是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解放战争打响后,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蒋介石把矛头直指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妄图一举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然而,陕甘宁边区仅有两万多人的军队驻守,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有人劝毛主席离开陕北,以确保他的安全。但毛主席同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他坚定地选择留在陕北。他深知,自己的留下,对于稳定军心、民心,稳定大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艰苦奋斗精神,鼓舞着边区的军民。在他的带领下,边区军民团结一心,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革命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蒋家王朝行将灭亡,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长期领导人民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也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在这个关键的历史关头,毛主席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警示。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花费很大的力气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了封锁,国内被打倒的反动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和破坏,物价飞涨、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面对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局面,毛主席同志没有丝毫的气馁和退缩。他向全党发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的号召。在他的带领下,全党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又用了七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其间,还进行了整党整风、抗美援朝,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共渡难关。在他的鼓舞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终于粉碎了各种外来的封锁、干涉和制裁,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这些伟大的成就,无疑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而且站得直、站得稳,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