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军统少将周镐突然人间蒸发,妻子只当他已远赴台湾,殊不知丈夫早已在19

如梦菲记 2025-07-16 16:54:12

1948年,军统少将周镐突然人间蒸发,妻子只当他已远赴台湾,殊不知丈夫早已在1949年遭秘密处决,十六载春秋流转,妻子竟凭一册泛黄日记,为亡夫讨回迟来的公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海的冬天冷得厉害,街头风吹得人直缩脖子,市政府门口,一位穿着蓝布棉袄的中年妇女抱着牛皮纸包排队等候,脸被风吹得通红,眼神却倔强。   她怀里的东西很简单,是一本脱了页、字迹斑驳的日记本,这本日记,她揣了十六年,她叫吴雪亚,是军统少将周镐的妻子。   1948年,周镐在保密局监狱里突然失去音讯,那年淮海战役打得激烈,外界传说他被押去台湾,成了特务头子,有人私下讲他临走前被塞进钉死的木箱运走,说是“活人棺材”,传得有鼻子有眼。   乡下人背后骂她是叛徒家属,说她守着空棺骗吃骗喝,议论声让她抬不起头,可她始终不信丈夫变节,她信的只有那本日记里写的字。   周镐的命运早在1933年就起了变化,那年他在十九路军里参与福建兵变,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兵变失败,他仓皇返乡,在火车上被特务抓住,当时他身上还别着“反独裁”的徽章。   关进牢里后,他遇见一个黄埔同学,对方给他两条路:要么枪决,要么投军统,他咬牙按下血指印,留下把柄,从此档案里写下“政治考察对象”,也就走上了这条特务路。   进了军统,周镐在武汉站头几年吃尽冷板凳,后来遇上戴笠的拜把兄弟周伟龙,看中他会日语,提拔他进情报科。   1943年,蒋介石签字,给他发了少将军衔,周镐那时正在苏北化装侦察,穿着对襟褂子蹲在路边吃面,筷子蘸汤在桌上画日军布防图,他的身份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危险。   他的核心任务在南京展开,白天他是汪伪政权里的座上宾,冒充“东亚共荣特使”,和周佛海那帮人周旋,午后要给重庆方面发密报,暗中标记日军弹药库位置。   晚上转进裁缝铺后门,把盘尼西林药单递给地下党,他见过日本宪兵临检时翻请柬蒙混,怀表掉地上吓得一声响,他弯腰去捡,里面夹着新四军的联络图,他没敢抖,硬是稳住了。   还有一次他用青帮腰牌骗过关卡,帮地下党人逃生,他一边给军统干活,一边用军统的身份为共产党送情报,像在刀尖上走路。   1948年年底,解放战争已到最后关头,国民党军心涣散,周镐想做最后一次努力,说服敌将投诚,保密局里有人起了疑心,把他出卖。   他在上海被捕,没有公开审讯,连家里人都没接到通知,就在监狱里被秘密处决,那年春天,枪声在夜里响完,一切就像没发生过,典狱长向上级报平安,说人已送走,外界继续传他逃去台湾。   吴雪亚收到的只有空棺,没有骨灰,没有死亡证明,只有流言,她抱着那本日记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奔走,1952年她去北京内务部信访办,被冷眼看待。   1956年她跑到上海统战部,被问“军统刽子手凭什么认烈士”,她没回嘴,转头去了南京秦淮河畔,挨个找船夫问认不认识周老板,每个被拒绝的晚上,她回到屋里翻那本脱页的日记,生怕漏看丈夫写下的任何一句话。   那本日记上有他留下的证据,有的写着“捐薪俸购盘尼西林二十箱”,当年和徐楚光一起筹药救新四军的事就埋在这句话里,也记下潜伏细节,情报术语,她自己看不懂,后来碰到老地下党员才对得上暗号。   日记里每一笔都成了破开档案的钥匙,她用牛皮纸包着,生怕磨坏,文革时有人抄家,她把刻着“蒋中正”的砚台字眼敲掉,但死死护住这些证据。   1965年冬天,市政府安排了重新调查,工作人员看到日记上捐药、联络记录,找出当年军统的档案,周佛海给蒋介石的密报也在档案柜里落了灰,上面批注着“留作除奸”。   真相终于显现:他不是叛徒,而是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地下党员,被保密局当作“通共”处理掉,追认烈士文件送到她家时,吴雪亚在灯下用米汤糊补脱页,末页背后她自己添了两行字,默默把这段苦撑的岁月封进了书里。   日记最终进了烈士馆的恒温柜,有人隔着玻璃读那些字,知道那不是寻常的家书,周镐的名字也从被骂的叛徒变成烈士,吴雪亚守了一辈子,就为证明他不是逃兵,不是特务,而是用命换来一个公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追忆我的父亲周镐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