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转型押注未来,但不抛弃现在】在刚刚过去的天津夏季新品发布会上,上汽旗下的 MG 品牌再次将自己置于了聚光灯下。发布会信息量巨大:全新的 MG5 亮相,与 OPPO 的深度合作揭晓,以及更宏大的 “All in 新能源” 战略被高调重申 —— 宣布两年推出 13 款新车,涵盖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等多种形式,以冲击未来市场。
在全力冲击新能源的同时,MG 并未 “一刀切” 放弃燃油车。此次发布的 2026 款 MG5 就是一个例子:一款起价仅 5.99 万元的入门轿车,以超高性价比和运动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
当被问起为何 “All in 新能源” 的同时还推出燃油车时,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说,燃油车代表现在、新能源车代表未来,而 MG 当前的销量基本盘仍由燃油车构成,更新 MG5 这样的主力车型,是为了 “买现在”,是为了守住品牌的生存根基和现金流,否则 “没有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在智能化浪潮下,车企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已成趋势。MG 此次选择与手机巨头 OPPO 深度合作,发布了全新的手车互联生态系统,并共同发起 “智慧车联开放联盟(ICCOA)” 。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说,上汽与 OPPO 已经合作五年,前面主要在技术底座上打磨,随着合作的深入,发现 OPPO 的调性和 MG 很接近,MG 的品牌理念是 “年轻、风尚、智趣”,OPPO 则是 “年轻、时尚、美”。
“我们合作的手车互联生态系统搭载的第一款车型是 MG4,这是全球车型,未来我们要一起走向全球。未来,我们将和 OPPO 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营」和「销」,包括商业模式,双方是完全融合的。” 俞经民说。
MG 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了 “YOUNG FOREVER” 的品牌主张:年轻、不只是一代人,更是一种心态。MG 品牌希望永远与年轻的心态同行。这一理念支撑起 MG 要做横跨 5.99 万至 32 万价格带的产品矩阵。
这种大跨度品牌策略也隐藏风险,对品牌定位和服务体系都是巨大考验,比如高端用户是否买账 MG 的品牌含金量、入门用户又是否对 MG 的高端形象产生距离感,品牌过宽的定位可能造成形象模糊。
同样的,两年 13 款新车的规划充满雄心,但也意味着开发节奏加快、考验着 MG 的研发、供应链和品控能力。一旦出现某款车型定位失误、定价不当,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例如电池 / 软件故障),不仅单车受挫,更可能拖累 MG 新能源整体声誉。
尤其当价格战、技术战交织,留给 MG 试错的空间更有限。对此,陈萃和俞经民先后做出了相似的回答:13 款新车在投放市场的时候,一定是基于品牌目前的占位,在一个台阶站稳之后再上一个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
中国车市从不缺少雄心勃勃的规划,难的是把蓝图变为现实。“MG 为年轻人造梦,一定是年轻的梦想照进现实的选择。我们对 MG 品牌从国内到全球充满信心。” 俞经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