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男子发现银行卡被冻结,卡内10000多元凭空被划走,经过查询发现,男子身负150万巨债,另外拖欠利息16.89万,后被银行执行追缴起诉。男子对此一概不知,事发后,他仔细回忆,才想起十年前,男子好心帮表弟签过名字,他也纳闷,银行凭什么给低保户贷150万呢? 6月22号,据《红星新闻 海报新闻》一则报道,一领低保男子,出于好心帮忙,背上了百万债务。 2024年11月,向先生准备取钱,却发现卡被冻结,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前往银行了解情况。 这一问有情况,银行工作人员让他回忆,是不是牵扯到债务纠纷。 向先生忽然记起,十年前,表弟余某某找他签过字。 余某某当时在接工程,他专门来找向先生,说要筹笔钱做项目。 向先生认为,自家亲戚之间,帮个忙很正常,出于亲情,他签了字。 可他没料到,当年随手帮的忙、没多想的签字,让自己陷入百万债务麻烦。 向先生随后拿出妻子的卡,发现同样被冻结,顿时慌了,急忙带着妻子,跑法院跑银行打听,这才知道,银行早就起诉他了 庭审资料显示,2015年12月,向先生通过担保公司,在村镇银行贷款150万,因没有及时履行还款,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7年,法院下达判决,责令向先生归还银行150万本金,外加168936.35元利息。 于是,向先生银行卡遭冻结,同样作为贷款担保人的妻子李女士,银行卡也跟着被冻结。 夫妻俩一万多存款被银行划走,生活一下没了着落,向先生顿时不知如何是好。 日子总归要过,2024 年,身为村里低保户的向先生患病,生活愈发艰难。 他拿上低保户证明去法院,把事情经过说清楚,法院随后解封低保卡,看病报销也能正常办了。 这会儿再想,向先生满是后悔,当年没多想就签字,才让自己落到现在这地步。 向先生满心疑惑不解,自己2014年9月已是低保户,150万贷款却在2015年冒了出来。 有个问题引人思考,银行难道没有审核贷款人资料?为何给低保户放出150万元贷款? 但向先生并不知情有这笔贷款,也不清楚贷款最终流向何处! 法院资料显示,2015年12月,在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下,向先生向银行借了150万元。 担保书上内容显示,借款一百五十万用于超市运营,借款期限一年,担保公司法人为匡某毅 所以,向先生之前对此毫不知情,表弟余某某只跟他说,这笔贷款实际用款人是匡某毅。 只是,担保公司早已停止运营,匡某毅也消失踪迹,多方尝试均无法联系上。 此时,表弟余某某解释,当时在匡某毅的担保公司工作,表哥向先生帮忙签字,既没拿报酬,也没动用过贷款。 余某某把匡某毅电话给了记者,记者打了好几次想联系他,可一直都没打通。 记者前往向先生贷款银行,找到负责人刘某。刘某出示查询结果,显示向先生自2014年9月,始终在领取低保。 令人疑惑的是,银行如何能批准一个低保户贷到150万元? 刘某当即表示,按现有规定,给低保户放贷并无限制,又因为已有法院判决,因此建议向先生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经记者查看判决材料,案件审理期间,向先生夫妇没有进行回应。 向先生表示,银行卡冻结之前,银行方面始终未发来任何通知。 开庭前收到法院传票,向先生觉得钱不是自己用的,这事和他没关系,所以没去参加庭审。 而且,向先生夫妇此前从未与匡某毅有过往来,直到事情发生 ,才了解此人的存在。 如今,向先生生活大受影响,可作为成年人,当时签字时,他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 说白了,哪怕亲戚关系再好,只要和钱有关,签字这种事都不能随便应承。 说起来,低保户能不能贷款呢?我也挺好奇。 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规定,申请个人贷款得满足这些条件。第一,借款人得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或者是符合规定的境外自然人。第二,贷款用途必须清晰且合法。第三,申请的贷款金额、期限和币种要合理。第四,借款人要有还款的意愿和能力。第五,借款人信用要好,不能有严重不良记录。第六,还得符合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依据该规定,虽为低保户,也未被限制成为贷款主体,只要满足相关条件,理论上可申请贷款。 向先生的贷款关联着担保公司,只要担保合同是各方真实意愿表达,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情形之下,那么这份担保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 向先生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贷款这回事,只是帮表弟签了个字。要是他说的是真的,那在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签订的时候,很可能出现了欺诈情况,也有可能他签字时并不是真心愿意的。 担保公司法人匡某毅用了贷款后不见人影,一旦担保过程存在违规行为,比如提交虚假材料,不仅担保合同可能失去效力,自己也将面临法律责任。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四川达州,男子发现银行卡被冻结,卡内10000多元凭空被划走,经过查询发现,男子
博仑有意思
2025-06-23 16:22: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