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年仅16岁的“一等渡江功臣”,受邀到毛主席家吃饭,得知功臣没有名字,

时说历史 2025-04-18 12:57:53

1951年,年仅16岁的“一等渡江功臣”,受邀到毛主席家吃饭,得知功臣没有名字,毛主席沉思后:“用我的姓当你的名可好?”

1935年9月,安徽无为马家坝村,一个小姑娘呱呱坠地,由于她在家中排行第三,家人管她叫马三姐,她的父母是当地渔民,先后生了13个孩子,不过只有8个孩子长大成人。

由于出生于渔民家庭,马三姐自小就跟着父母生活在一艘破旧的渔船上,平日里一家人以捕鱼为生,算是能勉强糊口,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三姐的水性自小就非常好,也非常懂事。

1947年,马三姐的父亲被抓了壮丁,为了赎回父亲,马三姐的母亲,含泪把年仅12岁的马三姐送到地主家当了童养媳。

地主家根本没把马三姐当人看,认为她就是花钱买来的丫鬟,各种脏活累活都让她干,还动不动就打骂她,不给她饭吃,马三姐遭了很多罪,万幸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一年左右。

1948年6月,马三姐的家乡解放后,马三姐随之恢复了自由,重新回到家中,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马三姐一家深知这都是解放军的功劳。

因此,马家人积极关注解放军的动态,竭尽全力拥护解放军,做力所能及的各项工作,帮忙挑粮食、修路挖河、贡献家里的渔船……

当时,由于很多解放军不熟悉水性,马三姐就主动前往部队驻地,教解放军水上行船技巧,以及扯帆、撑船、划船等具体方法。

由于老百姓非常支持解放军,解放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筹集到9400多艘各式各样的船只,不过船的数量虽然够了,但经验丰富的船长却非常少。

为了确保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军召开了宣讲动员会,马三姐跟哥哥一起去听了动员会,并报名参加了渡江突击队。

突击队是要打头阵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战士们看到马三姐只有14岁,当即委婉拒绝了马三姐,可马三姐却坚持参加突击队,并表示自己最熟悉这里的水域。

1949年4月20日晚上,渡江战役正式打响,马三姐趁着天黑,悄悄登上了哥哥负责的那艘船,兄妹俩合力载着解放军战士向南岸进发。

兄妹俩配合得非常默契,眼神不好的哥哥负责扯帆,马三姐负责掌舵、划桨,他俩按照事先计划,与其他三艘船组成了突击队行。

然而,敌人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立即朝他们的船只开炮,子弹也像雨点一样朝他们倾泻而来,很快就有战士受伤了,马三姐的胳膊也被打出了贯通伤,鲜血不停的往外流。

可马三姐没有丝毫畏惧,她咬牙强撑着向前划桨,并努力控制着船的方向,最终成功将第一批解放军战士送到了南岸。

随后,马三姐没有停歇,而是立即向北岸进发,继续运送解放军战士,不停地往返于两岸之间,当天晚上,马三姐往返6次,成功将近百名战士送往南岸,并救下多名落水战士。

这些解放军战士抵达南岸后,英勇向前,很快就占据有利地形,将所谓“固若金汤的长江天险”,成功撕开了一个口子。

渡江战役胜利后,鉴于马三姐的英勇表现,再加上马三姐是年龄最小的渡江英雄,马三姐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和“支前模范”荣誉称号。

一时之间,马三姐的英勇事迹被广为传颂,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她这个小英雄,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对马三姐给予了高度赞扬。

1949年9月,当时我国正筹备开国大典,我国没有忘记马三姐这样的英雄,专门从北京给马三姐寄过去一封特殊的邀请函,邀请马三姐参加开国大典,毛主席亲自在邀请函上签名。

当时,马三姐刚刚14岁,他的父母考虑到马三姐年龄太小,再加上父母也不了解此行的意义,担心马三姐一个人去北京迷路,就没让马三姐去北京,这也成了马三姐一生最遗憾的事情。

1951年9月,毛主席再次亲笔写下邀请函,邀请马三姐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一次当地政府做了更详细的安排,16岁的马三姐顺利抵达北京。

1951年10月4日,马三姐参加完国庆观礼后,毛主席亲自设家宴,邀请马三姐等人吃饭,马三姐走进了中南海。

毛主席对16岁的小英雄马三姐格外关注,亲切询问了马三姐的家庭情况,也耐心听马三姐讲述参加渡江突击队的经过。

在听到马三姐没有正式名字后,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儿,随后关切的对马三姐说:“你姓马,我姓毛,今后你用我的姓当名字,就叫马毛姐,你同意吗?”

马三姐兴奋的表示同意,至此她终于有了正式名字:“马毛姐”,用餐结束后,毛主席又带着马毛姐散步,并嘱咐马毛姐要好好读书,还问马毛姐愿不愿意来北京读书。

马毛姐当即表示会好好读书,不过由于想家,她并没有选择留在北京读书,而是表示要回到父母身边。

马毛姐回家前,毛主席专门给马毛姐准备了礼物:一个本子、一支笔,毛主席还在本子上写了一行字:“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此外毛主席还安排人给马毛姐做了2套衣服。

马毛姐返回家乡后,始终牢记毛主席教诲,认真学习踏实工作,毕业后前往麻纺厂、被服厂、服装厂等处工作。

马毛姐先后担任了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副经理等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并于2021年被授予“七一勋章”。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