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双枪老太婆”莫林被捕,日军在活埋她时问了句:“你认识双枪老太婆吗?”莫林见打听的是自己,连忙回答:“认识认识,就是那个头戴白布的老太婆!”
莫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1920年12月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由于家庭条件优渥,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很快就成了当地著名的小诗人、小才女。
那这样一个小才女,怎么可能跟“双枪老太婆”扯上关系呢?要知道她1941年被抓时刚刚21岁,这样的年龄怎么想也跟老太婆产生不了联系,而这主要与莫林的奇特经历有关。
话说,莫林的原名叫姚世瑞,她自幼在接受教育时,也接触了很多先进思想,因此她很小的时候就想弃文从武,上战场杀敌,不过由于父母阻拦,几次把她带回家,她才没那么早上战场。
1940年,20岁的姚世瑞终于做通了父母的工作,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与她一同加入新四军的,还有她14岁的弟弟姚世虎,为了避免暴露真实身份,姚世瑞改名为莫林,姚世虎改名为甄为民。
当时,莫林被任命为江苏如皋西站区武工队政委,她的弟弟由于年龄小,被安排到小通讯员班学习,虽然莫林担任了武工队政委,但考虑到莫林的情况,组织起初主要安排她做文职工作。
莫林自然不想一直在幕后工作,她想像战友们一样,到战场一线去战斗,为了适应残酷的战场环境,莫林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练习枪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莫林成长得很快,在莫林的一再要求下,组织最终同意了莫林深入一线的请求,开始派莫林执行任务、安排莫林上战场。
一次,莫林在经过缜密的侦察后,决定组织力量,打掉处于西站区的一个日伪武装据点,以震慑敌人的嚣张气焰。
为了保证莫林有利指挥此次行动,组织给她配备了2名警卫员,这2名警卫员的任务主要是掩护她,而且其中一名警卫员还是当地著名的神枪手。
很快,在莫林的指挥下,拔除日伪据点的战斗打响了,刚开始敌人凭借据点地理优势,以及机枪等先进武器装备优势,用猛烈的火力阻碍了武工队前进的步伐。
莫林并没有惊慌,她左手拿了一支汉阳造驳壳枪,右手拿了一支勃朗宁枪,手持双枪镇定自若的指挥战斗。
就在这时,莫林发现了敌方的指挥官位置和机枪手位置,莫林一边朝那里开枪,一边指挥身旁的神枪手警卫员立即开枪,警卫员不愧是神枪手,啪啪两枪就将敌方指挥官和机枪手击毙。
敌人见此吓得魂飞魄散,立即溃散而逃,莫林带领武工队成功拔掉了这个日伪据点,而莫林也因此一战成名,人们谈的倒不是她的指挥才能,而是一个关于“双枪老太婆”的传说。
原来,当时包括敌人在内的很多人,都以为是她用双枪同时击毙的敌方指挥官和机枪手,而由于莫林习惯在头上扎一条白毛巾,衣着朴素老气,所以人们都以为她是个老太婆。
此后,莫林又带领武工队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他们炸毁敌人的粮仓、军火库,破坏敌人的营地、交通、通讯,敌人把莫林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慢慢地,“双枪老太婆”的传说越来越邪乎,老百姓斗志昂扬,纷纷为其点赞,日伪军一听到“双枪老太婆”的名字,就吓得不行,斗志变得十分消沉。
莫林见此,就没有出面澄清,是她身边的神枪手干掉的敌人指挥官和机枪手,她觉得越神秘越好,这样不但能鼓舞我方士气,也能击垮敌人的信心。
1941年,莫林为了寻找2份,在敌人扫荡时不慎丢失的重要文件,带领2名战士深入敌人腹地,全力寻找文件。
在此过程中,突然遇到大股日伪军,为了掩护2名战友,莫林故意弄出动静,朝相反方向逃跑,敌人见此立即开始追击,另2名战友则成功脱身。
可莫林的情况就不妙了,莫林跑着跑着草鞋就掉了,她光着脚踩在刚被收割过的芦苇根上,脚很快就被刺破,导致鲜血直流,最终不幸被捕。
敌人抓住莫林后,就开始严刑拷打她,可莫林始终没有出卖组织的任何信息,敌人见始终无法撬开莫林的嘴,就决定把莫林活埋了。
可挖好坑后,正在埋土时,其中一名伪军认出了莫林的真实身份姚世瑞,这名伪军认为姚家是医学世家,肯定非常有钱,就决定以此朝姚家要钱。
于是他就跟上级说了莫林的身份,上级也觉得弄一笔钱是好事,可不能平白无故把莫林放了,就问莫林认不认识“双枪老太婆”,毕竟“双枪老太婆”太有名了,能获知“双枪老太婆”的信息非常重要。
莫林听敌人这么问,就假意说自己认识,并描述了“双枪老太婆”的样貌,敌人随后顺水推舟的把莫林从坑里拽了出来,带回据点,打算以此威胁姚家拿钱。
很快,组织就获知了莫林的境遇,经过一系列的周旋,成功把莫林救了出来,而直到莫林离开,敌人都不知道,莫林就是他们要找的“双枪老太婆”。
此后,莫林继续与敌人战斗,建国后又担任了县委书记等职务,莫林离休后,重新开始追求儿时的文学梦想,发表了《还我梅魂》、《小路集》、《青山有路》等诗集文集。
2019年12月,各界人士为莫林庆祝了百岁寿辰,而莫林当年14岁加入新四军的弟弟甄为民,在建国后也成了优秀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