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然的朋友每年的4月14日是世界海豚日(WorldDolphinDay)

亚洲动物基动物 2025-04-14 18:40:23

做自然的朋友 每年的4月14日是世界海豚日(World Dolphin Day)。这一天提醒全球公众保护海豚的重要性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必要性。同时,公众也要了解海豚面临的威胁:水污染、栖息地破坏和不佳的圈养环境。大家惊于海豚的魅力,也需反思采取哪些行动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 海豚是极其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流动的社会群体中——个体可能会多次离开或加入特定群体。同一个社群里,成员之间会建立牢固的联系,尤其是母子间的联系。幼崽通常会与母亲一起生活3-6年,在幼崽成年后仍会长期与母亲保持密切关系。雌性海豚可能会回到母亲或其他雌性亲属身边,抚养自己的后代,从而形成多代群体。有幼崽的雌性海豚会组成育婴群,其中一只雌性会暂时照顾多个幼崽,而其他母亲则去觅食。更神奇的是,2014年研究人员观察到一只野生的宽吻海豚"Kiwi"在失去自己的幼崽后,与一只普通海豚幼崽一起游泳并哺乳它。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雌性之间互帮互助,都构成了海豚有爱的瞬间。

🐬 2024年,新西兰研究人员在《新西兰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研究对比本地两片不同海域宽吻海豚“口哨”后发现,这些海洋哺乳动物因生活海域不同,存在地方“口音”差别。这些口音可以帮助它们维系群体凝聚力以及做个体识别。

🐬 虽说海豚的微笑是高明的伪装,但它们也有“玩大了”的一面。海豚会故意用鼻子轻推或者轻咬河豚,使它们释放影响神经的毒素,从而享受“飘飘然”的恍惚状态。这是海豚追求娱乐休闲的方式之一。它们甚至还将鼓起来的河豚像传球一样传给同伴,要嗨大家一起来。专家推测,和人们一起喝酒玩乐一样,逗弄河豚可能是海豚之间建立友谊与信任、增进彼此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我国,海豚科所有属种皆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海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豚的活动范围宽广无垠,狭小、贫瘠的圈养环境会导致它们出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问题,产生自残、刻板行为及异常攻击行为。一些海洋馆还推出了游客与海洋动物接触互动的项目,这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我们呼吁大家:不消费野生动物制品、不观看动物表演、关注海洋动物保育状况。神奇的动物

0 阅读:0
亚洲动物基动物

亚洲动物基动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