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获得永生!”2013年,一名科学家给自己注射一种350万年前的古老细菌,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18 13:01:53

“我想要获得永生!”2013年,一名科学家给自己注射一种350万年前的古老细菌,想要得到永生,不料,现实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西伯利亚的寒风刮过冻土高原,冰层下埋藏着一个惊动科学界的秘密。 俄罗斯地质学家阿纳托利·布劳奇科夫弯腰敲开冰面时,铁镐尖上沾着的暗红色泥土里,藏着改变他后半生的发现。 那是2009年的科考现场,猛犸象象牙化石旁凝结的冰晶在阳光下泛着蓝光。布劳奇科夫团队在解剖这具保存完好的史前巨兽时,从它颅骨深处提取出几克胶状物质。 显微镜下,本该沉寂百万年的样本里竟有杆状微生物在蠕动——这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芽孢杆菌,来自350万年前的活体生命。 实验室里的小白鼠笼子最先见证奇迹,注射菌液的老鼠毛色变得油亮,原本耷拉的尾巴翘得笔直。最让研究员们瞪大眼睛的是,原本过了生育期的母鼠竟开始频繁交配,三周后产下健康幼崽。 隔壁笼子没打针的同龄老鼠还在慢吞吞啃食,这批"高龄产妇"已经带着鼠崽满笼子窜跳。 布劳奇科夫把菌液滴进果蝇培养箱时,助手都觉得他疯了,可那些沾了菌液的果蝇翅膀振动得格外有力,产卵量比对照组翻了两倍。 更绝的是种在冻土里的土豆,浇过含菌营养液的块茎个头大得离谱,零下五度的低温里照样冒芽。 雅库特当地牧民喝着融化的冻土水,百岁老人还能骑马放牧——这些线索在科学家脑子里串成火花。 2013年春天,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实验室传出争吵声,"您这是拿命做赌注!"助手抓着注射器不撒手。 布劳奇科夫卷起袖子,针头扎进胳膊时凉飕飕的,他后来回忆说,那天晚饭多吃了半块黑面包,夜里批改论文到凌晨三点也不觉得困。 接下来的两年成了医学界的观察样本,往常开春必犯的流感没来敲门,滑雪时摔伤的膝盖比年轻时好得还快。 德国有个女模特听说这事,自己掏钱飞过来要打针。她对着镜头说感觉皮肤紧致了,可医生检查报告上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 科学期刊的审稿人把论文打回来三次,红笔批注写满"缺乏对照组数据",布劳奇科夫办公室墙上挂着基因测序图谱,密密麻麻的碱基对里藏着延长寿命的密码。 他跟学生解释,这种古细菌会分泌特殊蛋白质,像给DNA穿防弹衣,但具体作用机制还在破译。 冻土研究所的同事发现,注射过菌液的油菜能在冰碴地里开花,可农业公司的人上门谈合作时,布劳奇科夫又把样本锁进了保险柜。 他清楚记得2015年那个暴风雪夜,实验室小白鼠突然集体抽搐——虽然事后证明是饲料问题,但足以提醒他自然界没有万能药。 如今六十八岁的教授照旧每天爬四层楼梯上班,鬓角白发没比十年前多几根。 记者追问他是不是靠细菌续命,他指着窗外的白桦林打比方:"树活千年靠的是整个生态,哪能光指望树根上某颗蘑菇?"话虽这么说,他衬衫口袋里总揣着装有芽孢杆菌F的密封管,像极了老猎人随身带的护身符。 极地的永冻层还在融化,更多古老微生物正苏醒。布劳奇科夫团队新发的论文里提到,某种冰川细菌能让人类细胞分裂次数突破海佛烈克极限。 但正文最后不忘加粗提醒:任何人体实验必须经过伦理审查。当年那个给自己扎针的莽撞教授,如今成了最强调科研规范的人。 主要信源:(39健康网——《为了长寿,科学家给自己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如今他怎么样了?》)

0 阅读:67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