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妻子崔可忻被确诊胰腺癌晚期,她没有难过,也没有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4 00:46:22

2018年11月,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妻子崔可忻被确诊胰腺癌晚期,她没有难过,也没有哭,而是淡定地做了4件大事。 雪白的连衣裙,优雅的身姿,83岁的崔可忻站在养老院联欢会的舞台中央,用她那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着《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台下的观众被她的歌声打动,掌声雷动,却不知道这位优雅的老人刚刚在医院输了四个小时的液,还在忍受着癌症晚期的剧痛。这是2019年1月28日,崔可忻的"天鹅绝唱"。 就在这场演出的六天前,崔可忻收到了协和医院的检查结果:胰腺癌已经种植性转移到腹腔,进入晚期。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只剩下四个月。面对这个消息,崔可忻没有哭泣,没有绝望,而是立刻萌生了一个想法——在社区春节联欢会上做一次"告别演唱"。 "她身体吃得消吗?"丈夫钱理群虽然表示支持,心里却充满担忧。果然,演出前一天晚上,崔可忻疼得一夜未眠。演出当天,她上午输液到下午1点,来不及休息,就回住所换服装,简单练声后登上舞台。当她唱完最后一个音符,台下观众不知道的是,这位老人用尽了全身力气,只为给自己毕生挚爱的医学和音乐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崔可忻的坚强不是一时兴起。2018年10月底,她突然感到胃痛、背脊疼,食欲不振,人也变得消瘦。作为一名医生,她凭借专业敏感,怀疑自己患上了胰腺癌。她没有按常规检查流程,而是直接联系北大肿瘤医院的朱军院长,提出进行全身PET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胰腺癌晚期。 这一消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尤其是在同一时期,她的丈夫钱理群也被确诊为前列腺癌。但崔可忻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定,她对丈夫说:"既来之,则安之,一切积极、从容应对吧。" 在很多人眼中,崔可忻只是"钱理群夫人",但她从不以此自居。她曾多次表明不希望被称为"钱理群夫人",因为她有自己的身份——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员,一位医生,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正如钱理群所回忆:"入住养老院后,太太就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她重新拥有了家庭之外的新朋友和新世界。她是合唱团的核心,教会的活跃成员,是活动组织者们依赖的智囊,是新朋友圈的向心力。在这里她不再是钱理群夫人,而钱理群是崔可忻的先生。" "不再治疗,不求延长活命的时间,只求减少疼痛,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这是崔可忻和丈夫钱理群在她被确诊胰腺癌晚期后做出的共同决定。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但崔可忻夫妇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追求"赖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哲学。 确诊后,崔可忻没有沉浸在悲伤中,而是立即开始行动。除了那场震撼人心的告别演唱,她还坚定地开始了第二项任务——整理家中的所有物品。这项工作看似平常,却耗费了她宝贵的两个月时间。 最初,崔可忻还能坐着轮椅回家亲自动手。除夕夜,她回到家中翻箱倒柜直到深夜。随着病情加重,她无法再回家,便让家人把物品搬到病房来,自己忍着疼痛一一过目。从衣物、光盘、书籍到研究论文笔记,每一件都经她亲自决定去留。钱理群后来看着被整理得规规整整的家,感慨道:"她永远关照、支撑着这个家!" 2019年3月7日,在已经一个多月不吃不喝,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崔可忻突然提出了第三个计划——编写一本纪念文集。这个想法让钱理群有些吃惊,但很快被她超越常规的思维所折服。他立即组织了一个由学生辈友人组成的四人编辑小组,着手组稿、编辑和联系出版。不到20天,《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基本编就完成。 这本文集收入了崔可忻的著作、论文和回忆文章,以及近40位亲朋好友学生的"印象记"。钱理群逐渐理解了妻子的深意——这不仅是关于一个人的纪念,更是一群人的真诚对话和精神交流。在虚幻、浮躁的时代,这本小册子让人们重新思考生老病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崔可忻还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她一再叮嘱丈夫:"千万不要开追悼会、写悼词、献花圈,告一个别就可以了。有的亲友、学生如果还想见见我,就到我的住房来,看看我留下的著作、我珍爱的光盘,听听我唱的歌,看看我的录像,就像以往来我家做客小聚一样。"她还精心挑选了一张自己端庄、美丽的照片,希望以此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崔可忻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她向丈夫交代衣服放在哪里,钥匙放在哪里,遥控器放在哪里。这些看似平凡的叮嘱,却充满了深情。这不仅是对物品摆放位置的提醒,更是对丈夫未来生活的关心。 2019年8月4日,崔可忻女士病逝,享年83岁。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生命可以有终点,但尊严与从容可以永恒。她没有被疾病和死亡打倒,而是主动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走得异常精彩。

0 阅读:0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