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历届“厂花”今昔照,谁说一代不如一代?80后小女兵同样英姿飒爽 打开电视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3 23:12:07

八一厂历届“厂花”今昔照,谁说一代不如一代?80后小女兵同样英姿飒爽 打开电视,近期热播剧《亲爱的小孩》中,岳红饰演的母亲角色让观众眼前一亮。而在其他热门剧集中,斯琴高娃、宋春丽等人的精彩表演也频频获得好评。这些如今被称为"老戏骨"的女演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她们曾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花"。 在2017年,当斯琴高娃获得"十佳电视剧制片人"称号时,很多年轻观众可能不知道,这位如今72岁的老艺术家,曾在1979年的《归心似箭》中饰演齐玉贞,凭借朴实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赏。正是这部作品,让她在1980年被调入八一厂,成为了一名专业电影演员。 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最初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到1956年才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同年成立了演员剧团。作为"四大厂"(北影厂、上影厂、长影厂和八一厂)中最晚成立的一个,八一厂却后来居上,主要原因在于其所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深受观众喜爱。 八一厂走出的演员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女演员们,个个英姿飒爽,身上带有军人特有的气质,与其他三大厂的演员形成了明显区别。这些被称为"厂花"的女演员们,不仅颜值高,演技也相当出色,她们塑造的角色至今深植在观众脑海中。 "厂花"一词在那个年代并非指单纯的美貌,而是美貌与才华的结合。她们的成功不依赖今天所谓的"流量",而是靠真实的演技和对角色的专注投入。在军旅背景下,她们展现出的是一种坚毅、积极且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气质,这与当下娱乐圈的审美标准有着本质区别。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八一厂共出现了六代"厂花",她们出生年代从20年代跨越到80年代,年龄跨度超过70年,几乎覆盖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个现代历程。这些不同时代的女演员们,共同构建了八一厂特有的女性银幕形象谱系,也在各自的时代里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88岁的陶玉玲身着红装亮相舞台,依然保持着甜美笑容,让许多观众感叹:"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这位193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的女演员,当年在《柳堡的故事》中饰演的二妹子,那如蜜一般的笑容曾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几十年过去,从银幕上的花季少女到如今的耄耋老人,陶玉玲依然展现着她所在那一代八一厂"厂花"的独特魅力。 若说八一厂"厂花"的历史,必须从第一代开始谈起。出生于20年代的师伟和田华,是八一厂最早的女星代表。尤其是田华,她12岁就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的演员,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1950年,她在电影《白毛女》中饰演喜儿,一炮而红。一路走来,田华始终坚持"为人民演一辈子戏"的信念,即使在94岁高龄,仍活跃在各类文艺活动中。 第二代"厂花"中,王晓棠的传奇经历尤为引人注目。这位1934年生于河南开封的美人,1958年成为八一厂演员后,凭借《英雄虎胆》、《海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电影成为银幕偶像。然而,她的人生远不止于此——1992年9月她担任了八一厂厂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成为一名女将军。在她88岁的今天,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展现着军人特有的昂扬精神。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形象,让刘尚娴成为了第三代"厂花"的代表。这位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女演员,196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八一厂。然而,特殊年代的到来让这朵"厂花"未能尽情绽放。相比之下,同代的杨雅琴则在70年代迎来演艺巅峰,主演了《侦察兵》、《蒙根花》等多部影片。可惜的是,这位曾在《苦菜花》中饰演娟子的美女演员,因长期酗酒和抽烟伤害了健康,1997年因癌症去世,年仅53岁,成为本文提及的八一厂"厂花"中唯一已故的演员。 80年代是八一厂最繁荣的时期,也涌现出了最多的"厂花"。出生于50年代的斯琴高娃、黄梅莹、宋春丽等人,如今都已成为观众熟悉的老戏骨。宋春丽尤为特别,13岁就参军在广州军区文工团做演员,之后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项。而斯琴高娃在《骆驼祥子》、《大宅门》等作品中的表演,展现了她作为演员的超强实力和多变性。 从60年代出生的岳红,到70-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厂花",八一厂的女演员们用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打破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尽管90年代电影业低迷让许多年轻"厂花"未能广为人知,但她们同样具备过人的颜值和英姿飒爽的气质。从兰岚、陈一方到丁柳元等,这些80后小女兵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现出不输前辈的风采。

0 阅读:0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