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连驾驶的飞机刚刚爬升到700米高空,突然,眼前一闪银光,

爱吃凉历史 2025-04-12 19:51:47

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连驾驶的飞机刚刚爬升到700米高空,突然,眼前一闪银光,一架歼击机几乎贴着她的飞机飞了过来。刘晓连瞳孔猛缩,暗叫“不好”。只听一声轰然巨响,超强的撞击力令机组人员全部昏迷,失去操控的飞机如断线的风筝急速下坠。 刘晓连,1949年11月生在辽宁大连,家里不算富裕,爹是退伍老兵,妈是小学老师。她从小就迷飞机,天上飞过啥都盯着看,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1965年,16岁的她被空军挑中,进了第二航空预备学校,训练苦得要命,可她咬牙扛下来了。1966年,她考进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飞行技术,成绩老拔尖。1969年,20岁那年,她成了空军最年轻的机长,开过运-5、伊尔-14、安-26这些大家伙,飞了快5000小时,技术硬得没话说。 1982年9月20日那天,刘晓连带着队执行任务,开的是安-26运输机。飞机刚起飞,爬到700米,突然一架歼击机跟疯了似的冲过来,差点没撞个正着。擦边过去的一瞬间,气流加上撞击,力道大得吓人,机组几个人直接昏死过去,飞机失控,直往下掉。刘晓连脑袋磕了一下,血顺着额头淌,眼睛都花了,可她没晕多久,警报声和失重感把她拽回现实。 她一看仪表盘,乱成一团,指针跳得跟抽风似的,控制系统坏了大半,通信也断了,跟地面喊不上话。飞机往下栽得飞快,每秒几十米,眼瞅着没多少时间了。她手抖得厉害,可还是死死攥住驾驶杆,硬憋着一口气让自己冷静。她凭着老飞行员的直觉,试着稳住机身,舵面反应慢得跟乌龟爬似的,每动一下都费老劲。她伸手去碰通信设备,没信号,又换备用频率喊救命,还是没回音。机舱里金属嘎吱响,感觉随时要散架。 刘晓连脑子转得飞快,知道再不干点啥,全得玩完。她拼了命调整飞机姿态,慢慢地,下降速度缓下来一点。她抬头一看,张家口机场就在不远处,可跑道够不着,她瞄上了旁边的农田,打算迫降。高度剩300米时,手都麻了,汗水混着血糊住眼。她听见耳边有声音,是后面待飞的歼击机在喊,得赶紧落地,不然更乱。 飞机快挨地时,她使出吃奶的劲拉机头,想减点速。轰一下,机身砸进农田,滑出去老远,地都被犁出一条沟。震得她差点没散架,可她爬起来一看,机组的人都还喘气,虽伤得不轻,但没死一个。从撞到落地,五分钟都不到,硬是捡回一条命。这事儿后来传开了,成了航空史上的传奇。 事故查下来,那架歼击机飞行员负主要责任,操作失误差点酿大祸。刘晓连没工夫骂人,她忙着养伤,空军直接给她记了一等功,全国第一个拿这荣誉的女飞行员。她没被这事儿吓倒,伤好后接着飞,技术更稳了。后来,她还去空军学院深造,1986年毕业,成了中国第一个正儿八经从院校出来的女指挥员。1987年,她升到师级,空军里第一个女师级飞行指挥员,牛得不行。 刘晓连这人,低调又硬气。她的事儿火了以后,好多女的受她鼓舞,跑去当飞行员。她自己也没闲着,2004年升了少将,进了空军指挥学院干大事。2009年国庆阅兵,第一批16个女战斗机飞行员亮相,个个精神头十足,跟刘晓连当年的影子似的。她们能上天,多少跟刘晓连当年拼出来的路有关。2019年,她70岁了,还在北京八达岭机场开了回飞机,稳稳当当起飞落地,宝刀不老。 这事儿听着挺玄乎,可全是真事儿。刘晓连不是啥天生神人,就是个普通女的,长得也不高,一米六出头,可关键时候顶得住。她后来回忆,说那次迫降全凭本能,脑子里啥也没想,就是不想让飞机砸下去。她不爱吹自己,觉得军人就该这样,干活就得玩命干。 再说说影响。她那次硬刚下来,不光救了人,还给空军攒下经验。后来飞行安全抓得更严了,类似的事儿少了不少。女飞行员的名声也起来了,从她开始,空军里女的越来越多,个个不比男的差。她当师级、少将那会儿,好多人还不信女的能干这行,她用实力堵了嘴。 刘晓连后来还当过全国妇联副主席,干啥都实打实。2004年升少将那年,她54岁,头发白了点,可精神头一点不减。2019年70岁飞那次,她说就是想看看自己还能不能行,结果飞得倍儿稳。她这辈子没啥花里胡哨的,就是飞了一辈子,硬生生飞成个活榜样。

0 阅读:0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