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村有这样的一个老人,他居住在破屋之中,穿着也十分朴素,但是他每天的银行流水却高达500万,那他究竟是财不外露还是另有隐情呢? 2015年的一个上午,浙江省天台县警察局接到了一份异常的银行系统报告。报告显示,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里,有一个账户每日流水高达500万元。这样的数字在繁华的大都市或许并不稀奇,但在一个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留守多是老人的贫困县,却格外引人注目。 银行卡的主人是谁?他为何有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带着重重疑惑,警方顺着线索来到了天台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 "就是那间屋子,看见没?屋顶都快塌了。"一位村民指着村头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对警察说。 警车停在村口的那一刻,几乎所有村民都从家里走了出来。他们紧张地交头接耳,担心村里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当看到警察直奔老何家而去时,村民们更是惊讶不已。 "老何那老头子能有什么问题?整天神神叨叨说自己是百万富翁,怕是老糊涂了。"一位挎着篮子的老妇人嘀咕道。 在村民们的印象中,八十岁的老何是个怪人。他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服,住在窗户漏风、屋顶漏雨的破屋里,家徒四壁,却总是神气活现地宣称自己是个隐形的富豪。 "等我年底分红了,给你们每家每户两百万!"老何常常这样对村民夸下海口。每当这时,村民们都会装作羡慕的样子附和几句,然后在背后窃笑他年纪大了,得了"妄想症"。 谁也没想到,当警察登门造访时,这个看似"神经兮兮"的老头竟然一点都不紧张。面对警察的质询,老何甚至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搬来木凳,倒上茶水。 "老先生,我们查到您的银行卡有五百万的资金流动,这事您清楚吗?"警察开门见山地问道。 门外围观的村民们听到这个数字,都惊得瞪大了眼睛。那个整天穿着破衣服的老何,银行卡里真的有五百万?村民们的目光从惊讶变成了好奇,他们聚精会神地往里张望,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面对警察的询问,老何却神秘地笑了笑,没有立即回答。当警察表示怀疑有人冒用他的名字进行非法集资时,老何才缓缓开口: "警官同志,我们做的不是什么非法活动啊,我们是为国家做事的,和你们一样。"老何喝了一口茶,骄傲地说道。 接下来,在警察的追问下,老何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当箱子被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厚厚一叠汇款单据,每一张都被老何细心保存,上面的金额大多是一万、两万不等。 当浙江警方正在调查老何的银行流水异常时,广西省凌云县的警方也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行动。在一个名叫凉风洞的山洞附近,七名身着寻宝装备的男子被当场抓获。这个名为"寻宝队"的小组声称是来此挖掘国民党遗留的宝藏。 凉风洞位置隐蔽,洞内天然的钟乳石和岩壁反光确实给人一种神秘感,仿佛真的可能藏有什么珍宝。警方进入山洞后,发现了一些闪闪发光的"宝物",但经过专业人员鉴定,这些所谓的"宝藏"全是粗制滥造的赝品,就是为了迷惑那些对宝藏心存幻想的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审讯这七名"寻宝队员"时,他们交代的幕后主使竟然是远在浙江的老何。这个信息使得浙江警方震惊不已——原来,他们一直把老何当作受害者,没想到他竟是整个诈骗网络的重要一环,甚至是二把手级别的存在。 两地警方立即开展协作调查,很快揭开了这个存在三十余年的"梅花协会"诈骗组织的真面目。这个组织以寻找国民党留下的宝藏为幌子,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实施诈骗。他们的运作方式十分精明:会员缴纳的资金越多,日后分得的"宝藏"比例就越大;介绍的新成员越多,在组织中的等级就越高。 老何最初确实是被骗的受害者。由于他的父亲曾对他灌输关于宝藏的故事,使他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当诈骗组织找上门时,老何不仅把自己毕生积蓄全部交给了他们,还借了大量贷款支持所谓的"寻宝事业"。随着时间推移,老何在组织内逐渐晋升,从一个普通会员变成了吸纳新人、收集资金的骨干分子。 最讽刺的是,即使面对铁证如山,即使亲眼看到山洞中那些粗制滥造的假宝藏,老何依然坚信自己在为国家做大事,坚信年底会有一千万的分红。他的执着已经不是单纯的贪婪,而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信仰。 追查账户流水后,警方发现那个每天有500万流动资金的银行卡确实是老何在操作。他收集全国各地会员汇来的"寻宝资金",然后一分不少地转给组织上层。老何对每一笔资金都记录详细,从不私吞一分钱,这种"忠诚"让他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也让他有机会组织全国性的"寻宝活动"。 最终,老何因诈骗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七名共犯也各自获刑。令人唏嘘的是,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这位80岁的老人始终不相信自己做错了什么,仍然沉浸在即将获得千万分红的幻想中。
“你敢打我母亲,我就灭你全家!”12年前,浙江丽水一妇女被同村人打到卧床不起,对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