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评剧皇后小白玉霜去世,护士在整理尸体时,突然大叫:天哪!看!她的手掌

历史有小狼 2025-04-07 18:49:11

1967年,评剧皇后小白玉霜去世,护士在整理尸体时,突然大叫:天哪!看!她的手掌里有字! 小白玉霜,这个名字在评剧界响当当,可她的真实人生却远比舞台上的戏曲来得坎坷。她本名叫李再雯,1912年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一个穷苦人家。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靠拉车挣点辛苦钱,母亲晚上熬着眼缝补衣物,日子过得紧巴巴。1924年,12岁的李再雯被评剧名家白玉霜收为养女,从此跟评剧结下了缘分。白玉霜是评剧“白派”的创始人,她的唱腔和表演在当时无人能敌,对李再雯影响特别大。小时候,李再雯白天忙着伺候白玉霜,端茶倒水收拾屋子,晚上才能偷空学点唱腔和身段。虽说日子苦,但她脑子灵,学东西快,白玉霜教的戏她听一遍就能唱个八九不离十,连白玉霜都夸她有天分。 到了1937年,机会来了。那年白玉霜因为感情问题离开戏班,戏班老板李卞氏急着找人救场,就把14岁的李再雯推上台,还给她取了个艺名叫“小白玉霜”。她第一次登台唱的是《玉堂春》里的《女起解》,嗓子清亮,吐字清楚,台风稳得让人挑不出毛病。观众从一开始的安静到后来的满堂喝彩,小白玉霜一夜成名,上海滩的戏迷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从那以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评剧界的新星。 可这风光没维持多久,白玉霜回来了。她出去追爱情没成,心灰意冷地回到戏班,看到养女这么红,心里不是滋味。从那以后,她开始处处刁难小白玉霜。排戏时,她老站在边上指手画脚,不是嫌小白玉霜唱得不好,就是嫌动作不到位,有时气急了还摔东西。小白玉霜被折腾得够呛,身体也撑不住了,最后病倒在床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那时候,一个姓赵的商人听说了她的情况,出钱请大夫给她治病。小白玉霜病好后,为了报恩嫁给了赵先生,还暂时放下了评剧,过起了普通日子。 婚后的生活开头还算甜蜜,赵先生对她挺好,家里收拾得暖乎乎的,桌上常有她爱吃的点心。可惜好日子没多久,因为小白玉霜生不了孩子,赵先生慢慢变了脸。两人吵架的次数多了,感情也就淡了,最后和平分开。分手没多久,白玉霜病逝的消息传来。小白玉霜虽然以前受了不少委屈,但还是念着养母的恩情,亲自操办了丧事,把白玉霜送走。之后,她重回舞台,自己拉起一个剧团,凭着过硬的功夫和独到的表演,稳稳当当地成了评剧界的顶梁柱。 说起小白玉霜的艺术成就,那真是没得挑。她继承了“白派”的精髓,唱腔婉转又不失力道,表演细腻得能把人带进戏里。她特别擅长演悲剧角色,像《秦香莲》和《玉堂春》这样的戏,她一开口就能抓住观众的心。她的嗓子悲而不惨,台风大气又不失灵动,戏迷们都说,看她的戏就像听一段真人生。她不光是把“白派”发扬光大,还加了自己的理解,弄出了不少新花样。她的戏到现在还有人爱听爱看,评剧圈里提起她,没人不服气。 不过,小白玉霜的人生可不是只有鲜花和掌声。她这一辈子,坎坷和磨难没少跟着她。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书,长大了在戏班里也常被人看不起。她识字不多,签合同都得找人代笔,旁边还有人笑话她没文化。加上白玉霜的打压和婚姻的失败,她心里憋了太多苦。到了1967年,她在家服毒自杀,走的时候才55岁。护士整理她的遗体时,发现她手掌里用血写了几个字:“我没有文化,你们不要欺负我。”这12个字,字字带着血泪,把她心里的委屈和不甘全写出来了。 她这辈子,台上风光无限,可台下却是个苦命人。她没文化,却硬是靠天分和努力在评剧界站稳脚跟。可那些看不起她的人,那些生活里的磕磕绊绊,到底还是压垮了她。她用血写下的话,像是在对所有人喊冤,又像是在给自己一个交代。她这一走,戏迷们惋惜,社会上也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议论,这位评剧皇后到底经历了啥,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小白玉霜的死,不光是个人的悲剧,也让人看到旧社会艺人的难处。那时候,艺人看着光鲜,其实不少人没啥地位,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应付各种糟心事。她没文化,可她用自己的嗓子和表演,给评剧留下了宝贵的东西。她手里的血字,像一记耳光,打在那些欺负过她的人脸上,也让后人忍不住去想,她要是生在好点的时候,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0 阅读:207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