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6日,中央就重庆直辖管辖方案在李鹏办公室展开讨论。当时,四川省委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6 10:42:10

1996年6月26日,中央就重庆直辖管辖方案在李鹏办公室展开讨论。当时,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提出大方案,建议把广安、南充、达川纳入重庆直辖市范围。   1997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关于将重庆设立为直辖市的决议正式审议。   在这次投票中,重庆直辖市方案高票通过。   这一决定早在1995年就开始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那一年,四川省接到来自北京的通知,要求对重庆的分设做出方案。   经过数年的探索,四川最终提出了完整的方案,并上报给中央。   1996年,四川与重庆的分设工作进入了实质阶段。   1997年人大会议上,全体代表投出了支持重庆直辖市的票。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1929年,重庆被正式设为市,并归属四川省。   随着抗战爆发,蒋介石决定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迁都过程中,重庆还吸引了大量的工业、科研和文化资源。   重庆市的人口、经济等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被提升为“甲等市”。   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重庆,国民党撤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设立了西南军政委员会。   1952年,重庆一度成为中央直辖市,但重庆在1953年归入四川省。   在第一五年计划中,重庆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   然而,四川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重庆作为曾经的“首都”,不仅有着庞大的城市人口,还有着大量的行政区划。   邓小平开始重新审视重庆的行政地位。   此前,毛泽东曾有过类似的构想,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方行政改革也开始逐步进入议程。   与此同时,三峡工程的规模庞大,涉及到大量的移民和经济开发工作,而重庆地处三峡工程的核心地带,有声音建议将重庆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来管理。   这一提议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提出可以将四川分成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另一个以成都为中心。   但并没有立即实行。   1985年,三峡省筹备组成立,宣布了三峡工程的相关规划,提出了五项重大任务,其中最关键的是安置好因三峡工程而需要搬迁的移民。   这个时期的三峡省前景显得不太光明,也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   李鹏很快就意识到,三峡省的设立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一年后,李鹏提出了重庆直辖市的构想。   这一方案让重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作用,方便集中力量解决移民问题。   1995年,李鹏乘坐“锦绣中华”号游轮,深入考察了长江沿岸的情况以及重庆的整体状况。   他明确表示,重庆作为直辖市,能够更好地承担起三峡移民的任务。   四川省的领导人,包括省长肖秧和省委书记谢世杰,开始研究重庆直辖市的具体方案。   方案有两个版本,一个较大的方案涉及重庆市与万县、涪陵、黔江等地的整合,另一个较小的方案则只涉及重庆市与部分地区的划归。   经过紧急磋商,四川省政府将第二个方案提交给中央政府,得到了批准。   随后,李鹏对该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   1997年,提案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上顺利通过。   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重庆直辖市的设立。   重庆直辖市将包括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行政区域。   1997年,重庆正式宣布即将成立直辖市,并承担起后续的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任务。   重庆作为直辖市后,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从1997年到2017年,重庆市的GDP增长了十几倍。   原本较为贫困的县市在划归重庆之后,也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设为直辖市后,四川省内的资源得以集中,成都迅速崛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年以来以来持续推进建设,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亿元,人口增速也表现突出,常住人口达9850万,增速超出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重庆和成都吸引力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成渝的交通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包括长江上游航运、世界级机场群及高铁通道在内的多元化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1]魏玲,曾冰,陈彦均.行政等级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了吗--来自重庆直辖市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4,42(5):78-86100      

0 阅读:3305

猜你喜欢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