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包工头”,2003年,浙江夫妻收留漂泊了10年的失忆流浪汉,与其一起生活17年后,流浪汉竟突然想起了自己是谁。 1990年,朱家明来到福建省建阳市寻求工作。 他想凭借自己的年轻力气,在建筑工地上赚点钱。 然而,工地上的土方塌陷把他埋在地下,经过紧急救治,虽然命保住了,但他却失去了大部分记忆。 关于自己家乡、亲人、过去的一切,朱家明都忘得一干二净。 更不幸的是,失去了身份证,他变得无依无靠。 初期,他曾试图寻找一些工作,但由于没有身份证,许多工地都不愿意聘用他。 他的生活一直非常困苦,甚至到了捡垃圾度日的地步。 每当看到周围人对他议论,他的心中十分委屈。 与此同时,朱家明的家人也在为他四处奔波。 尽管警方曾介入调查,但由于朱家明的踪迹无从得知,家人最终只能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 2003年,朱家明在流浪多年的过程中,遇到了浙江丽水的包工头夫妻谭万刚和雷丽珍。 两人虽然对朱家明的身份有所疑虑,但仍决定将他接纳进自己的生活。 他们不仅为朱家明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工作。 尽管朱家明因受伤后语言表达有困难,夫妻二人从未对他有过不耐烦。 朱家明也逐渐将这对夫妻视为自己的亲人。 后来,朱家明渐渐恢复了部分记忆。 然而,尽管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帮助他找回更多的线索,诸如他家乡的名字,却始终没有明确的结果。 疫情爆发后,朱家明在家中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回忆过去。 一次偶然,他看到电视中关于贵州赤水的新闻报道。 朱家明激动不已,告诉身边的谭万刚夫妻自己家乡是赤水。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依然无法确认自己家人的具体下落。 于是,谭万刚夫妻决定帮助朱家明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 赤水的派出所并未找到朱家明的相关记录。 但当地民警并未轻易放弃,而是根据朱家明模糊的记忆,开始逐村逐户地寻找,最终找到了朱家明的家人。 此时,距离朱家明离家已经整整30年。 派出所的安排下,朱家明与家人通过视频通话得以见面。 那一刻,已年过八旬的母亲与朱家明面对面。 与此同时,朱家明盼望已久的亲人终于出现在眼前,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与这对十七年来无私照顾自己的夫妻告别。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刘汉章是当地知名的裁缝大师。 2002年,他在乡村开设了一家服装店,生意渐渐稳定后,他便常常在闲暇时光里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散散步。 这一天,他偶然发现一位穿着破烂的年轻人躺在岩石上熟睡。 他走过去询问。 然而,这名年轻人无法言语,只是用手势回应。 虽然交流困难,但刘汉章决定将他带回家中。 回到家后,刘汉章给这名年轻人找来纸笔。 年轻人名叫王滢,来自“黄沙”地区,父母分别是肖菊兰和王易来。 刘汉章知道,这个“黄沙”是王滢模糊记忆中的一部分。 第二天,刘汉章带着王滢前往警局。 然而,经过一番调查,并没有找到王滢的任何户籍信息。 刘汉章决定收养王滢,并且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工厂,教他一技之长。 刘汉章细心地教王滢如何使用缝纫机,向他解释如何开机、关闭电源、控制速度。 王滢虽然智力有限,但在刘汉章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能。 刘汉章为王滢的进步感到欣慰。 一天,王滢在工厂内突发癫痫,四肢抽搐。 刘汉章紧急关掉电源,赶忙为王滢擦拭嘴角的泡沫,并用手指掐住他的“人中”穴,最终让他恢复了意识。 王滢恢复后只喊出了“妈,妈”两字。 经医生诊断,王滢确诊为癫痫病,而这种病症要求患者避免任何强烈的刺激。 尽管如此,刘汉章更加悉心照料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滢的病情从最初的频繁发作到现在几个月才发作一次。 王滢的手艺也愈加精湛。 经过几年的照顾,刘汉章深知王滢思念自己的父母,因此他决定再次帮助王滢寻回失散的亲人。 2018年,刘汉章偶然看到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寻找失踪儿童的节目,便将王滢的情况提供给了节目组。 最终,通过节目的帮助,他们在湖南武冈市找到了王滢的父母。 王滢的父母在看到王滢的照片后,立刻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母亲肖菊兰激动得当场跪下。 王滢也紧紧拥抱着父母,泪流满面。 原来,王滢在2002年曾计划去外婆家,却在母亲未注意到时悄悄出门,结果失踪了多年。 参考文献:[1]周维娜.守护“失忆的老小孩”——阿尔兹海默症[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4(5):38-39
“最美”包工头”,2003年,浙江夫妻收留漂泊了10年的失忆流浪汉,与其一起生活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7 20:34: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