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太平洋小国基里巴斯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1997年基里巴斯同意中国在自己国家境内建立卫星监测站站,但直到2003年,汤安诺总统上台后,却放言:我们不能再将基里巴斯境内的任何一块地租给中国了。之后更是直接要和中国断交。 2003年11月的一个早晨,基里巴斯总统汤安诺站在政府大楼前,面对国内外媒体宣布:"我们不能再将基里巴斯境内的任何一块地租给中国了。"这句话宣告了长达23年中基友好关系的终结,也为这个太平洋小国的国际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要理解这一戏剧性转变,我们需要回到这段关系的起点。 1980年6月25日,基里巴斯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个由33个岛屿组成的太平洋小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关注。作为唯一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且纵跨赤道的国家,基里巴斯被誉为"世界尽头",也是全球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尽管陆地面积只有811平方公里,但其拥有达350万平方千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这使其在地缘政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基里巴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当时来自马来-波利尼亚语系的人们在此定居。经历了14世纪左右斐济和汤加人的入侵,以及后来的英国殖民统治和日本侵占,这个岛国直到1979年7月12日才真正获得独立。作为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基里巴斯选择与中国建交,开启了双边关系的黄金时期。 在接下来的十七年里,中国为这个太平洋小国提供了大量援助。中国帮助基里巴斯改善医疗条件、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种关系在1997年达到高峰,当时基里巴斯同意中国在其塔拉瓦拉环礁建立一个卫星跟踪站,使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首次有了战略立足点。 然而,这一决策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警觉。他们担心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开始在基里巴斯施加影响。在这种国际压力下,2003年新上台的汤安诺总统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国际关系,"汤安诺在当时的一次记者会上说道,"基里巴斯必须考虑自身的战略利益。"这番话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博弈和利益计算。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基里巴斯开始向台湾靠拢。 2003年11月29日,基里巴斯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坚持与台湾当局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中国政府随即宣布中止与基里巴斯的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23年的友好合作。 这一决定对基里巴斯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赌博。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伙伴的支持,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岛国将面临新的挑战。 2019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和基里巴斯共和国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这一天,结束了长达16年的外交空白,也标志着这个太平洋小岛国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立场。但在这光鲜的外交场合背后,是基里巴斯经历的十六年艰难岁月。 断交后的基里巴斯面临严峻的经济困境。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个总人口仅有12万的岛国,失去了来自中国的援助和合作,发展步伐明显放缓。基里巴斯的经济高度依赖外援,而其有限的资源更是难以支撑国家的长足发展。曾经盛产磷酸盐的巴纳巴岛到1979年已枯竭,海底的锰、镍等矿藏虽有蕴藏,却难以大规模开发。 "我们需要为基里巴斯人民的未来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一位基里巴斯官员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才是符合基里巴斯长远利益的选择。"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南太平洋岛国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基里巴斯政府内部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最终在2019年9月做出了历史性决定。 2019年9月20日,基里巴斯宣布与台湾"断交"。一周后,中国与基里巴斯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高度赞赏基里巴斯政府做出的正确决定,这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恢复关系后,中国专家迅速抵达基里巴斯,在这个"世界尽头"的小岛国开展援助工作。三百多个日夜里,中国医生不仅为当地居民治病,还手把手传授医疗知识,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来的名医"。中国的帮助不仅限于医疗领域,还涉及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基里巴斯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经济合作也迎来新的高潮。2023年,中基双边贸易额达到3779万美元。基里巴斯的渔业资源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成为该国政府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从2020年初开始,基里巴斯还成为中国组团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中国游客带来的经济活力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发展。 2024年10月4日,基里巴斯将中国捐赠的CT高压注射器投入使用,这是两国医疗合作的又一具体成果。在这个椰子树比人还多的岛国,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当地生活。
【美国关税战,会把中国顶到进口第一大国】这个逻辑是,中国已经持续16年是全球第二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