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年,李世民召15岁才人徐惠首次侍寝,没想到,徐慧迟迟不来,李世民大怒,正要发作。这时徐慧笑盈盈走进来,写了一首诗,李世民看完后,拉着她的手笑道:“你个机灵鬼。” 627年,徐惠出生在江南水乡,自小聪慧,四岁就熟读诗书,八岁就能写文章。最出名的便是《拟小山篇》。 文章模仿屈原《离骚》的韵律,写出了独有的意境,小小年纪,天赋绝佳。父亲大喜,于是常常和友人谈起。 时间一久,这件事情都传到了皇宫李世民的耳朵里。因李世民爱才,既然能传入宫中,也算用心良苦,顺水推舟。 他下旨将徐惠纳入后宫,封为才人。 642年,徐惠15岁了,她入宫后,因年龄太小,李世民并没有召她侍寝。反而养孩子似的,由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 徐惠爱书成痴,来到皇宫后,发现这里的书,堪比大型图书馆,所有的珍藏话本都有,她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一日,李世民被下面人请示翻牌子,他忽然想到徐惠到了年岁,于是下旨招徐惠侍寝。 徐惠此时正在藏书楼看书,时光流逝她都没有察觉。但传旨太监快急死了,这才人再不回来,陛下等急了,可怎么办? 后来,徐惠姗姗来迟,李世民果然龙颜盛怒,徐惠行礼后,就转身到书案前写了一首诗。 李世民本来生着气,见她作怪,就踱步到桌案边,只见写得是:“一听您召见我,我就赶忙梳妆打扮,这衣服换了又换,就怕您不喜欢,所以才来迟了。” 徐惠将小女儿家见夫婿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李世民一看,果然,转怒为喜。于是,牵着她的手说:“你个小机灵鬼,安置吧。” 这夜侍寝后,徐惠被封了婕妤,后又晋封为充容,同时提升她父亲为礼部队员外郎。 此后,李世民就时不时地去徐惠的宫里坐坐,在这里他不再是一国之君,天天操劳国事。而是寻常人家的夫婿,有美人红袖添香,相伴左右。 这里是李世民的温柔乡,徐惠柔软多情,让他漂泊许久的心,在这里找到了归处。 648年,50岁的李世民觉得自己宝刀未老,天时地利都不太好的情况下,就要出兵攻打附近的高丽。 还在很多地方修建宫殿,导致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过得很苦。当时的魏征已经过世,无人敢劝,百官闭嘴不敢说话。 一日,徐惠陪着他去玉华宫避暑,就写了一封奏疏给他。 李世民打开后,看到上面写着:“您到处征战,弄得国家粮草大幅度短缺,士兵和战马也很累。老百姓的收成都交了税,这样下去,就算攻打下来,也没办法治理啊。” 后面又写着:“还有您大量修建行宫,劳民伤财,到最后也住不了多久。这有德行的君主,还是要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啊。” 李世民看完,心里想:“这天天上朝,竟然没有官员提醒自己,还得一个小女子来说。”其实他现在也觉得不妥,但是怎么没人给朕个台阶下呢? 之后,李世民认可了徐惠的奏折,就赏赐了金银珠宝给她。对她更为恩宠,经常去她宫里坐坐。 649年,李世民去世后,徐惠顿觉人生无趣,就连诗书也无法吸引她。后来,她忧思成疾,生了病,却不肯好好吃药。 她经常对身边服侍的宫女说:“先帝待我那么好,我想早点去陪伴他,能和他葬在一起,是我的心愿。” 登基后的李治知道了这件事,在徐惠去世后,果真追封她为贤妃,把她陪葬在了李世民昭陵的石室里,也算是生同衾死同穴了。 纵观徐惠一生,因才华而入宫,因才情被李世民喜爱,因不争被其长久宠幸。或许,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希望有人把他/她放在心里。 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讨好。而是真的爱你,所以无论你什么身份,我都对你始终如一,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那年,孙思邈被召进宫里,给李世民未出阁的小公主看病。等孙思邈诊脉后,他拱手道:“
【1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