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年,武则天召薛怀义侍寝,他迟迟未至。正好太医沈南璆过来请平安脉,他磕巴道: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03 09:17:44

695年,武则天召薛怀义侍寝,他迟迟未至。正好太医沈南璆过来请平安脉,他磕巴道:“臣,心悦陛下。”武则天大悦,与他进了内室,薛怀义知道后,忽感不妙,后被武则天下旨赐死。 薛怀义,是武则天登基后养的面首,他长相魁梧,英姿勃发,善于甜言蜜语,引得女皇喜爱不已。 他原名冯小宝,早年间是乡间的卖药郎,因为常年行走,长得很是健壮。又因常年卖货,他善于察言观色。 当年,因为走街串巷卖药,他认识了一个丫鬟,相处日久,二人有了首尾。后来行迹败露,被太平公主发现。太平公主一见冯小宝,惊觉不错,一番受用,觉出妙处。 她带着冯小宝进宫,进献给母亲武则天。武则天一看,果然大悦,将人留在身边。 因外男出入皇宫不便,为掩人耳目,他 便剃发,做了和尚。 武则天为他更名薛怀义,做了白马寺的主持,同时负责修建明堂。这份美差,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朝中官员对此心知肚明,大家私底下嘲笑薛怀义以色侍君,不知能多久。 他们的嘲讽并没有阻挡住,薛怀义的晋升之路。武则天甚至封他为大将军,恩宠日甚。 此时的薛怀义,已经被武则天的恩宠,养歪了心性。他得志便猖狂,在朝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惹得百官对他怨声载道。 他甚至在朝中大将快打赢仗时,跑到战场去,然后宣布是他的威名,吓得敌军逃跑了。回来后,对女皇大言不惭说是自己的功劳。 他的这些操作,甚合武则天心意,还在背后推泼助澜。于是朝中老臣与大将,对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是的,武则天就是故意而为,故意捧杀他,故意养大薛怀义贪婪无厌之心。 当时,武则天初登基,朝堂里的政事复杂。朝臣分为两派,其中有一派忙着和自己作对,下达的很多的政令,都无法顺利实施。 武则天以一介女身,登基皇位,目前有点坐不稳龙椅,老臣在悄悄地捣乱。不能再和朝臣这样扯皮,时间不容耽误,毕竟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 怎么能让朝臣听自己的话,让他们不要忙着和自己捣乱呢?这个时候,女儿太平公主送来了方法。 武则天就顺势收了面首,既能暖床,又能帮自己转移朝中老臣的注意力。 薛怀义被这种无缘无故的宠爱,养歪了心性,他从一开始的诚惶诚恐,变得傲慢无礼。甚至武则天叫他去侍寝,他都敢随心意不去了。 毕竟一个宫里的老女人,怎么比得过宫外的年轻女子。在宫外,他才是真的大人,被人们各种追捧夸赞。 登高易跌重,全然忘记了让他扶摇直上的,是女皇陛下的恩宠。 其实武则天是想给薛怀义一个好结果的,毕竟他帮了自己很大的忙,谁知他现在竟猖狂至此。 薛怀义以为女皇宠爱他,拒旨一次也无妨,谁知女皇很快有了新的面首。 薛怀义慌了,他想办法以牛血画了百尺高的佛像,告知女皇是用自己的血画的,是为了给女皇祈福。 可皇宫再无音信。他昏了头,火烧明堂,想逼得女皇一见,再撒娇卖痴请求原谅。 可这次他做错了,女皇暴怒,明堂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它是武则天身份地位的象征。 武则天直接下令赐死了他,此时,皇权已经全权在手,薛怀义的作用,已经用尽。 其实,薛怀义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做为一名棋子,无非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对于武则天而言,朝中之事,牺牲一个人,换来干实事的官员上任,拖住老臣注意力,让她的政令迅速实施。他的牺牲,熄灭了众人的怒火,也算死得其所。 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富强,是她身为帝王的责任,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一个小人物,不值得放在心上。

0 阅读:47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