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佛印和尚喝酒。事后,他悄悄安排歌妓琴操服侍佛印和尚就寝,并许诺她事成之后,

苏轼和佛印和尚喝酒。事后,他悄悄安排歌妓琴操服侍佛印和尚就寝,并许诺她事成之后,为她赎身。谁知,琴操走进内室时,佛印鼾声如雷,睡得正香,她不由松了一口气。 苏轼,为人豪迈,爱交友,号东坡居士,生平爱吃,自创了东坡肉,至今仍是饕餮的最爱。 说起好友佛印和尚,慈眉善目,在《核舟记》中,对他就有详细地记载。 其中有一句:“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对佛印和尚就有形象描写。 可他早年间,还是少年天才,风流倜傥。俗家姓林,少时便已出口成章。可惜机缘巧合,因贪玩,要去看皇上祈雨,弄巧成拙,蕞后做了和尚。 不过,他心宽,也想的开,皈依佛门后,便一心学习,果真在其中寻到了佛的明心净性。 佛印和尚的洒脱,让他在遇到同样洒脱的苏轼时,一见如故,如同老友重逢。对于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颇为欣赏。 二人时不时地互相打趣,玩闹,似老顽童,返璞归真。 至于琴操,原名叫蔡元英,出身于官宦人家,可是父亲因朋党的原因被抓。 母亲知道后,自尽而去,独留她一人,而她被牵连罚做妓。因才情出众,做了歌妓,只卖艺不卖身。 一日,琴操在湖上画舫里唱歌弹琴,碰到来游湖的苏轼和佛印和尚,两船相撞,琴操没防备,又坐在船头,突然撞击之下,不慎掉入了湖里。 苏轼和佛印和尚赶忙去救,如此三人便结识了。琴操淡定地跟他们施礼道谢,然后从容地回去整理衣服和发饰。 苏轼二人觉得此女不凡,便起了结交之心。果真,琴操收拾妥当,再次出来道谢后,三人一番交谈,顿觉遇到人生知己。 佛印和尚言谈中,对琴操颇为欣赏。苏轼看在眼里,顿觉和尚也有人性了。 他们在一起,畅谈诗词歌賦,打禅机,听琴操奏曲。 三人聊到天黑,又从天黑聊到了天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等天光大亮了,三人才散场。 苏轼之前得知好友之前的事,总是耿耿于怀。觉得佛印和尚没有享受过人间乐事,红袖添香,实在遗憾。 在看到佛印和尚对琴操姑娘的欣赏后,他就想了个坏点子,让和尚破戒。 于是他找到琴操并许诺:“我安排你服侍佛印和尚,事成之后,为你赎身,再安排你们二人成婚,如何?” 其实,琴操在风月场所看多了,觉得人间事,也就那样。她心里更向往佛印和尚的清静无为,与佛相伴。 不过,目前她的确需要先拿回自己的身契,于是她同意了。 几天后的夜里,苏轼和佛印和尚相约一起喝酒,事后,他悄悄先走了。 佛印和尚一个人,也不管他回不回来,自顾自喝了个痛快,没多久就睡着了。 琴操走进来的时候,他正鼾声如雷,睡得那叫一个香。琴操坐在附近的脚踏上,坐了一晚上,心想,也算是服侍了。 等到天亮,佛印和尚醒过来,看到琴操,一想就知道又是好友干的好事,于是淡定道:“他让你来的吧?” 琴操羞地满脸通红,她红着脸,默默点头,不说话。 佛印和尚却说:“我给你留一首诗,你也算交差了。”说罢,自在离去。 在苏轼等不及,过来时,发现房中只剩琴操了以及桌案上的留言诗,定睛一,写的是:“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苏轼这下知道好友的心性,心里着实佩服,他依照之前的承诺,为琴操赎身。琴操早已做好决定,直接转身去了玲珑山,做了一名尼姑。 苏轼得知后,感叹他的朋友们,都与佛有缘之人。 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后来的苏轼,越发豁达,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他纵使被贬到最远的岭南,那里瘴气横行,他也能说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0 阅读:3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