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年,一位富家公子到苏州游玩,与一位貌若天仙的尼姑一见倾心。没多久,尼姑怀孕并生下一个男婴。但碍于身份,两人竟把男婴送了人。没想到,男婴长大后竟成了首辅大臣。 这孩子名叫申时行,南直隶苏州长洲县人。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的内阁首辅,是张居正的接 班人。 那么他是如何从一个弃婴,逆袭到首辅的高位的呢?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话说1535年,富家公子申士章成婚不久,但因不满家族的包办婚姻,与新婚妻子感情并不融洽。 这天,申士章与刁蛮的妻子吵架落了下风,一气之下独自出门散心。 游玩到苏州的法华庵时,忽遇一绝色美人,肌若凝脂气若幽兰,申士章竟看得呆了。 只可惜,这美人却是一位尼姑。然而申士章对其一见倾心,经过短暂的挣扎后,还是决定放飞自我,上前与尼姑攀谈。 没想到,申士章风度翩翩,竟让从没出过庵门的尼姑春心萌动,两人很快纠缠在一起。申士章将随身携带的吊坠玉蜻蜓,赠给了尼姑,做定情信物。 没过多久,尼姑惊慌失措地说月事没来,还恶心想吐,申士章心里也“咯噔”一下,明白这是怀孕了。 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爱情是无法容于世,而与尼姑结合生的孩子,更是见不得光。 两人商量了许久,认为孩子无辜,还是决定把他生下来。但为了保证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申士章狠心把孩子送给了好友徐尚珍抚养。 徐尚珍是苏州知府,家族煊赫,家风优良。他一见这孩子就打心眼里喜爱,起名徐时行。 虽然徐时行一出生便被抛弃,但幸运的是,徐尚珍对他视如己出。 徐时行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徐尚珍的疼爱下,他无忧无虑,茁壮成长。 到了读书的年纪,徐尚珍并没有放纵,而是严格要求。 徐时行天资聪慧,没有辜负徐尚珍的期望,在26岁取得了乡试第三名的好成绩,徐家人都引以为傲。 1562年,27岁的徐时行踌躇满志打点行装,准备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万万没想到,临行前一晚,父亲徐尚珍却对他说:“你其实不是我儿子,你的亲生父亲姓申。” 徐尚珍一五一十地把实情告诉了他,徐时行被自己曲折的身世,震撼得久久无法平静。 照理说,儿子考试前的节骨眼,徐尚珍不应该告诉他这么重大的信息,以免他情绪波动影响发挥。 徐时行带着满腹的疑惑,叩首拜别徐尚珍,便出发了。 所幸的是,徐时行没有受到身世的影响,顺利通过会试。并在殿试时,被嘉靖帝钦点为状元。 徐时行骑着高头大马,满心喜悦地回到了徐家,徐尚珍也是非常高兴,喜极而泣。 但是当徐时行提出,要去祠堂祭拜祖宗时,徐尚珍却出乎意料地拦住了他,郑重其事地说:“你是时候回申家认祖归宗了。” 直到这时,徐时行才终于明白,徐尚珍为什么要在考试前夕,点明他的身世。 徐尚珍一早就有了让他回归申家的决定,二十多年苦心养育成才,如今到收获的时候,徐尚珍却放手了。 这表明,徐尚珍只为不负好友所托,心里只有付出,从没想过回报。 对徐尚珍无私的爱,徐时行无比的歉疚与感动,无奈之下,只得来到陌生的申家。 申家忽然白捡了一个状元,欣喜若狂,完全无视什么尼姑所生不合礼法,只顾敲锣打鼓地迎接徐时行。徐时行拜了申家祖祠后,改名为申时行。 此后,申时行得到张居正的提携,一路青云直上。张居正病逝后,万历帝又对申时行青眼有加,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太子太师,风头无两。 难能可贵的是,申时行身居高位,却一直记挂着徐尚珍的养育之恩。他专门找机会向万历帝请求,为养父赐封了一块“‘世大夫第’申时行立”的匾额,安放在徐家宗祠里,还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立于宗祠门口。 “世大夫第”,寓意着子孙后辈都能承袭祖上府第称号,家族的显赫可以一直沿袭下去。 可惜,1985年城市改造拓宽路面时,徐家宗祠被拆,“世大夫第”匾额,被附近的学校拿来做了黑板,门口的石狮子也不知搬到了何处。 苏州有一部有名的评弹书目《玉蜻蜓》,从清朝流传至今,据专家考证,就是根据申时行的传奇身世演绎而来。 虽然申时行出生时,由于世俗不容,不幸成为弃婴。但所幸,他遇见了大爱无私的养父徐尚珍,得以健康幸福地长大,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建功立业,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荣耀。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以说,没有徐尚珍,就没有申时行。而申时行也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孝敬徐尚珍,直到徐尚珍百年归老。
1535年,一位富家公子到苏州游玩,与一位貌若天仙的尼姑一见倾心。没多久,尼姑怀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02 08:48:03
0
阅读:1067
大牙缝
这家伙对张居正可没怎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