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41岁的林桂生重病卧床,要挑选5名阳气旺盛的未婚男子,日夜陪护。30岁的杜月笙竟然被选中,他两眼放光,激动地紧握拳头,心想:机会来了!
杜月笙,1888年出生,14岁来到上海滩厮混,30岁时,抱着要出人头地的想法,投到黄金荣门下,做了一个打杂的伙计。
杜月笙一改往日流氓习气,戒掉吃喝嫖赌抽,低眉顺目,哪儿都不去,就待在黄公馆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观察揣摩。
一天,黄公馆的女主人林桂生,突然重病卧床,请遍上海滩的名医也无法治愈。
于是,听从法师的建议,从黄公馆里,挑选出五名身强体健的未婚壮年男人,日夜轮流照顾林桂生,要以男子的阳气,驱走林桂生身上的邪气,以达到治病的目地。
杜月笙竟然也被选中,他不由两眼放光,激动地紧握拳头,心想:机会来了!
因为,自从杜月笙进入黄公馆后,他发现,尽管黄金荣一言九鼎,但却对林桂生言听计从,所以,只要讨得林桂生的欢心,就能在黄公馆立足。
其他人照顾林桂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做表面文章。可杜月笙却勤勤恳恳,不怕脏不怕累,尽心竭力,以至于后来,林桂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在杜月笙的悉心照顾下,林桂生的身体慢慢康复,期间,杜月笙的忠厚勤恳,让林桂生深有感触。
待林桂生病好后,就不用杜月笙再打杂,而是陪在她左右跑腿传话。杜月笙已成为,除黄金荣等极少数几个,可以自由出入林桂生卧房的人。
一天晚上出事了:黄金荣刚派人抢到一麻袋烟土,但烟土、拉烟土的人和黄包车,到现在还没回来,一定是发生了意外。
但碰巧的是,黄金荣现在又带着精兵强将,出去办别的事了,所以,只能从黄公馆剩下的人里,挑选人手去查明真相、追回烟土。
如果耽搁时间长了,烟土就更难追回。损失烟土事小,折了黄公馆的名头事大!
林桂生立即将黄公馆的人召集起来,大声问:“谁愿意走一趟!”可连问几句,也没人敢应声,一个个的头反而更低了。连黄金荣的烟土都敢抢,这样的劫匪,谁惹得起!
这时,杜月笙迈前一步说:“我去走一趟吧。”众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但又有些不敢相信。
“你去?要带多少人?”林桂生皱着眉头问。
“我一个人去就行,再给我一把枪。”杜月笙回答到。现场一片哗然。在众人惊讶不解的目光中,杜月笙接过枪,转身离去。
林桂生叫散众人,在客厅来回踱着步,焦虑地等着。但她并不是在等杜月笙,而是在等黄金荣回来,因为她对杜月笙并没抱多少希望。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人高声叫道:“师娘,回来了,杜月笙回来了!烟土也回来了!”
林桂生一脚跨出屋去,果然,院子里站着杜月笙、一辆堆着烟土的黄包车,还有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劫匪——居然连劫匪都给抓回来了!
再细看,那劫匪她认识,正是黄金荣烟土队里的阿标——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而杜月笙并未向众人吹嘘,他一脸平静,规规矩矩站着,等待林桂生的下一步吩咐。
林桂生心中不由一声喝彩:胜而不骄不躁,是个干大事的料!在林桂生的追问下,杜月笙这才将追回烟土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原来,杜月笙仔细分析,黄金荣指挥手下去抢烟土,一般计划周密,消息不会外泄,不会发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可能,那只会是出了内贼,所以,负责往回拉运烟土的阿标,嫌疑最大。
那阿标会将烟土拉去哪里呢?法租界是黄金荣的地盘,他不敢留下;华人区夜晚关城门且禁烟,他不敢去;那就只能是赶往英租界了。于是杜月笙就租了辆黄包车,立即朝英租界方向追去。
路上,他看到一个黄包车司机,在用力蹬车,但车却走得很慢,说明车上的东西很重,而车上只坐着一个人,且神情紧张,因此杜月笙判断,这个人可能就是内贼,于是,就猛得掏出枪,顶住他,说要打死他,那人一下子就全招了。
听杜月笙说完,林桂生心中又是一声喝彩:头脑冷静,思维细密,是个人才!
这件事过后,林桂生不再用杜月笙跑腿传话,而是让他去收戏院的“盘子钱”和青楼的“印子钱”。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林桂生已经非常看重杜月笙,二是林桂生还想再观察一下杜月笙。
结果,杜月笙干了一年多,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贪取一分一厘。
忠厚勤恳、有胆有识、不骄不躁、不贪不占,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去找?
没过多久,林桂生就把杜月笙推荐给了黄金荣。从此,杜月笙进入黄金荣的核心队伍——烟土队。
进入烟土队后,杜月笙的种种表现,又让黄金荣另眼高看,进而成为亲信臂膀,得以开公司自立门户,最终,如其所愿,成为与黄金荣并列齐名的上海滩大亨。
杜月笙的起家,并不只是靠运气,靠争狠斗勇,更多的是靠胆大心细,靠头脑清醒、目标明确,靠着强烈出人头地的执着欲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欲望提高热情,毅力磨平高山。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这也许就是杜月笙,从打杂跑腿,到上海滩大亨,所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