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孟小冬3次登报,执意与梅兰芳离婚。转身她就拿着4万大洋分手费,投入别

1930年,孟小冬3次登报,执意与梅兰芳离婚。转身她就拿着4万大洋分手费,投入别人的怀抱,而当梅兰芳得知这人姓名时,竟吓出一身冷汗!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学戏,唱功了得,人称“冬皇”。而梅兰芳比她大13岁,那时候的梅兰芳十分有名,孟小冬很仰慕他。

1925年,孟小冬在北平深造,一次堂会上,孟小东和梅兰芳合演了一场《游龙戏凤》。

戏台上,孟小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梅兰芳,见梅兰芳俊美的扮相,她如同被电到一般,差点失了神。

演出完毕,台下观众齐刷刷拍手叫好,这次演出,让两个人结下了缘分,合作的机会多了起来,他们的感情也从戏里延伸到了戏外。 后来,经好友撮合,两个人走到结婚。

可这时候,梅兰芳已经有两房太太了,二房福芝芳性格刚烈,梅兰芳怕节外生枝,就对外隐瞒了婚讯,把孟小冬安置在了别处。

孟小冬为了更好地照顾梅兰芳,就告别了舞台,专心做起了全职太太。

可一件事的发生,硬生生打破了孟小冬的甜蜜生活。

一次,梅兰芳的一个戏迷听说他结婚了,一时接受不了,大脑充血,持枪闯进了梅宅,梅兰芳侥幸逃脱,可好友张汉举却无辜丧命,这让梅兰芳心有余悸,再也不敢靠近孟小冬。

孟小冬很伤心,但还是抱着一些幻想,尽力去讨好梅兰芳,可接下来梅兰芳的举动直接让她欲哭无泪。

1930年,梅兰芳伯母去世,孟小冬为尽孝,专门剪断头发,身穿孝服,前来吊唁,可二姨太福芝芳挡在门外:”梅小姐请回吧!这里没有你的地儿!“

一句话,让孟小冬呆愣在原地,这时,梅兰芳走出来,冷冷地说了句:“你怎么来了?回去吧!说完,便转身而去。

孟小冬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从来都不是梅家人!眼前这个冷冰冰的男人,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爱。

回到家,孟小冬大哭了一场,很快她就想通了,她要给自己讨回公道!

1933年,孟小冬三次公开发声,要与梅兰芳离婚,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梅兰芳如坐针毡。

此事也传到了孟小冬闺蜜姚玉兰的耳中,她央求丈夫杜月笙出面,帮一把孟小冬。

其实,杜月笙和孟小冬很早就认识了,孟小冬曾是杜月笙心里的白月光,只是后来孟小冬北上发展后,就失去了联系。

如今,孟小冬的消息再次传来,杜月笙的心又被撩动了起来,他想起两人初见时的情景。

那天,12岁的孟小冬在上海演出,碰巧杜月笙也来看戏,孟小冬一出场,就艳惊四座,杜月笙看得痴迷,直勾勾盯着台上。

演出完,杜月笙买了花篮和礼品,送到后台,孟小冬见状起身道谢,杜月笙紧张地满脸通红,赶忙弯腰回礼:”孟姑娘,小生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杜月笙的一脸正经样儿,逗得孟小冬“咯咯咯”笑了起来。

从那一刻,杜月笙就爱上了孟小冬,成了她的铁杆粉丝,时刻守护在她左右。

如今,孟小冬深陷纠纷,杜月笙岂能坐视不管?

其实,凭他的权势,完全可以派人搞定,可这次,他必须亲力亲为,谁让对方是他心尖上的孟小冬呢?

他直接打电话给梅兰芳,要他拿出四万大洋,当做分手费。

梅兰芳这才知道俩人的关系不一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连夜变卖家产,如数送上。

从此,梅孟2人再无瓜葛,年近半百的杜月笙也不想再有遗憾,他事无巨细地照顾孟小冬,护她周全。

只是,杜月笙的关心有尺度,从没有踏过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太爱,所以不愿强求,有些话他一直忍着没说。

而杜月笙的心思,都被4姨太姚玉兰看了去,姚玉兰决心撮合2人,终于,她等来了机会。 一次,孟小冬来上海,姚玉兰请她到家里坐坐。夜晚,姐妹俩睡在一起,可没想到,半夜,姚玉兰竟起身离去。

杜月笙走了进来,小心走到床边,见孟小冬眼皮松动,他试探着掀开了被子,孟小冬紧闭双眼,杜月笙喘着粗气,一把扑了上去。

从此,孟小冬就成了杜月笙的枕边人,与他保持了十年的恋人关系。

杜月笙曾多次提出,要风风光光把她娶回家,只是孟小冬不许,她不想再做妾。

直到1950年,杜月笙想举家迁往法国,他想带上孟小冬,可孟小冬问他:“我该以什么身份跟你走呢?”

一句话,杜月笙听得泪流满面,他满心欢喜,立马当众宣布:我要娶孟小冬!

孟小冬,终于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杜家人。

这一天,孟小冬和杜月笙都等了十年,十年,足够看透一个人的真心,孟小冬这辈子值了!

孟小冬一生,遇到了两个男人,梅兰芳的爱太懦弱,遇到阻碍就退缩,连个名分都不愿给。而杜月笙的爱勇猛,它能不顾一切,爱就是爱,不找任何理由推脱。

就像《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男主角爱上汤唯,他愿意每天起早穿过三条街,买她爱吃的豆浆油条。

感情正如此,一个人爱不爱你,都在每一个细微的行动里。

真正爱你的人,从不空喊口号,而是能把对你的爱真正落到实处。

愿你也可以遇到那个真爱你的人。

0 阅读:72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