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在虎门的浅滩上,林则徐将237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明明可以直接烧掉,可他偏偏用海水浸泡,这是为何? 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国内生产力得到来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其国内市场有限,大量的产品急需外销,因此,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试图把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 清朝末年,中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清政府下令闭关锁国,英国想将商品销往中国,但是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撼动自给自足的中国市场,因此只能另想他法。 无法从中国谋利的英国想到了一个卑鄙的办法,那就是用鸦片推开中国的大门。一开始,他们将鸦片免费送给中国老百姓。 很快,鸦片便如瘟疫一般迅速传播,人们吸食鸦片后开始变得精神萎靡,身体虚弱。全国上下,大至朝廷命官,小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受鸦片的荼毒。 后来,吸食鸦片的这个人越来越多,英国开始高价贩卖鸦片以此从中国谋利。 当时的湖广总督上书向道光皇帝陈述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皇帝下令查禁鸦片。一时间,朝廷上下反对之声一片,连道光皇帝也难以抉择。 1839年,受吸食鸦片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对其上瘾,难以摆脱。道光皇帝总算下定决心查禁鸦片,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一到广东,林则徐便下令让各商行将手中所有的鸦片于三日内上缴。 此地作为鸦片最大集散地,鸦片的交易从来没有停止过,朝廷不止一次下令查禁鸦片,但都没有成效,主要还是因为洋商们早就清楚了“规矩”。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认为只要给官府送上一箱银子,任凭什么朝廷禁令都成了空话。 这一次,各大洋商又想故技重施,然而却遭到了林则徐的强硬拒绝。 鸦片贩子们眼看“发财之路”就要断送,纷纷不知所措,但是就算害怕朝廷的威严,他们也并没有打算按规定上缴鸦片,一个个都在观望朝廷的动向。 林则徐怎会不清楚这些商贩的心思,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他下令立即封锁广州各大商馆,同时还将许多鸦片贩子关进大牢,得知此事后,义律立马动身前往广东,此人是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 鸦片贩们本以为义律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可他们这次却低估了朝廷消灭鸦片的决心。林则徐直接下令将各商行老板和义律一同关进商馆,并且断食断水,对他们说:“不交出鸦片就别想出来。”三天后,挨不住饥饿的鸦片贩子们被迫同意上缴鸦片。 将鸦片尽数收缴后,林则徐将鸦片集中到虎门,亲自检查以防掉包。确认是真货无误后,他奏请派人将鸦片运送回京,但是道光皇帝却下令,命他就地将鸦片销毁。 因为当时技术有限,处理鸦片的方法并不多,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用火烧。但火烧虽然简便,却无法将鸦片消灭得无影无踪,更何况还是237万斤鸦片。要知道,一旦鸦片未燃尽,便会化为渣滓与泥土融为一体,届时,鸦片贩子就会带上工具,掘地三尺,将这些泥土挖出进行加工,这样就可以提取出十分之二的鸦片,这比自己购买划算的多。 了解这一情况后,林则徐决定不再使用传统火烧的方法,而是改用“海水浸泡法”。 所谓的“海水浸泡法”是用海水和石灰水浸泡鸦片。林则徐让人在海边挖两个水池,然后用实心木桩围绕水池,再用厚厚的石瓦覆盖水池底部。水池形成后,再将海水引入水池中,并添加了大量粗盐。混合后,形成浓盐水。最后,鸦片在盐水中浸泡半天,放入石灰水搅拌。过了一会儿,鸦片与石灰水发生反应,池水沸腾,鸦片溶解。 待涨潮时,池中的水和残渣就会被海水冲刷殆尽,这样一来,便再无“废物利用”的可能了。 经过20多天的忙碌,237万斤的鸦片终于被销毁干净。 如今,这段历史仍然令人振奋。虎门销烟虽已过去100多年,但林则徐的事迹却值得我们铭记。鸦片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在当今社会也是一大毒瘤,杜绝毒品、消灭毒品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1839年,在虎门的浅滩上,林则徐将237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明明可以直接烧掉,可
百年战争录
2025-03-31 11:32:00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