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铁甲舰刚刚问世的时候,各国海军都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军舰的防护力大大加强

润后看谈历史 2025-03-30 21:59:22

十九世纪铁甲舰刚刚问世的时候,各国海军都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军舰的防护力大大加强了,可是火炮技术暂时没有突破,以至于在战斗中火炮难以对铁甲舰造成足够的破坏。甚至在一些战斗中,铁甲舰中了几十上百发炮弹依然没有多少损伤。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意识到军舰巨大的重量和蒸汽机带来的高航速,使得自身就成为了一件可怕的武器。即使是铁甲舰遭到其他军舰的撞击,也可能遭到重创,因此古老的撞击战术再次出现。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汉普顿锚地海战和普奥战争时普鲁士盟友意大利与奥地利的利萨海战中,撞击战术都证明了其使用价值。 特别是利萨海战中,兵力居于劣势奥地利海军的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铁甲舰使用撞击战术,成功撞沉了意大利的“意大利国王”号铁甲舰,一举锁定胜局,更是让各国海军都对撞击战术刮目相看,新设计的军舰上撞角成为了必备之物,还出现了以撞击为主要攻击手段,火炮沦为辅助的专用撞击军舰。 比如说北洋水师的“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除了“超勇”之外,北洋水师其他主力舰也都配有撞角,并且按照撞击战术舰首对敌思路,强化了正面火力。 然而撞击战术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蒸汽机的出现让军舰的机动性大大增加,要想成功撞击到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使成功撞击到了对方,自身也不免有一些损伤,颇有一些“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感觉。 第三,撞击战术需要舰首对敌。这样如果是两艘军舰单挑还好,编队作战的话,就只能采用横队战术,保证所有军舰都舰首对敌,而横队要保持队形难度显然比纵队更大,总体机动性也更差。 所以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撞击战术也再次被淘汰,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

0 阅读:271

猜你喜欢

润后看谈历史

润后看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