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诞生——左权

发掘过去事件 2025-03-16 15:41:16
1905年3月15日,湖南醴陵一户贫农家中诞生了后来被称为“八路军军神”的左权。这位原名左纪权的青年,19岁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同年随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陈赓、徐向前成为同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远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成为我军早期少有的系统接受东西方军事教育的将领。 1930年回国,左权在中央苏区历任红十二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长征中他参与策划强渡大渡河、巧夺腊子口等战役,以“移动防御”战术多次粉碎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他设计的“黄崖洞兵工厂”防御体系,依托太行山险要地形,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抵御日军五千余人进攻八昼夜,创下敌我伤亡6:1的奇迹。 1942年5月,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左权在山西辽县十字岭指挥总部突围时,为保护电台和机密文件,坚持断后指挥。5月25日下午,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时年37岁的他成为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牺牲时衣袋里还装着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信中嘱托“念、念、念”三个字道尽对妻女的牵挂。 左权留下的《论坚持华北抗战》《战术问题》等军事著作,系统提出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的战术思想。他主持修订的《八路军各级司令部暂行工作条例》,首次规范了我军参谋工作制度。山西太行山上的“左权县”与“左权将军纪念碑”,至今诉说着这位“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周恩来语)的铁血丹心。 这位黄埔骄子用生命践行了毕业时的誓言:“我辈当以血荐轩辕”。他牺牲三年后,延安出版的《左权军事文选》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指挥员的必读教材,其战术思想持续影响着现代中国军事理论体系的构建。

0 阅读:4
发掘过去事件

发掘过去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