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27日晚,时任新四军挺纵队司令员的叶飞,刚要休息,就听到值班人员报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2-25 12:39:30

1940年6月27日晚,时任新四军挺纵队司令员的叶飞,刚要休息,就听到值班人员报告,说抓到一名国军女中尉,她说:“我是来救大家的!” 郑少仪出生于1920年,江苏扬州人。年轻时,她便加入了地下党,组织看中了她的聪慧与沉稳,决定将她培养成特工。 她的容貌清丽,心思缜密,适合从事秘密工作。她的坚韧与机智为她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她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地下情报员。 1940年6月27日的夜晚,正值盛夏时节,燥热的空气似乎让人透不过气。新四军挺纵队司令员叶飞刚打算歇下,值班人员就来报告,说在附近的河边抓到一名自称是国军女中尉的人,还说什么"我是来救大家的"。 叶飞一听就觉得蹊跷,这大半夜的,一个女中尉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还说要救大家?救谁?怎么救?带着满腹疑问,他也顾不得休息了,急匆匆赶到审讯室。 刚一进门,叶飞就看到一个浑身湿透、发丝凌乱的年轻女子,却是眉眼清秀,气质不俗。女子自我介绍说她叫郑少仪,还未等叶飞开口,她就从怀中掏出一份紧急密报,上面详细记载了国民党部队即将偷袭驻扎在北郭村的新四军东进纵队的消息。 叶飞接过密报仔细阅读,只觉得内容详实,绝非空穴来风。他连连点头,抬起头问道:"郑小姐,您是怎么得到这份情报的?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特意送来,实在是感激不尽。" 郑少仪看着叶飞诚恳的眼神,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叶司令,实不相瞒,我是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的卧底,得知这次偷袭计划后,我就立即想办法通知您,生怕耽误了时机,让弟兄们遭受不测。" 叶飞闻言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面前这娇弱女子竟然是共产党的秘密战士,一时间肃然起敬。他紧紧握住郑少仪的手,感激地说:"郑小姐真是我党的优秀同志,您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代表新四军全体将士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叶飞意识到刻不容缓,当即宣布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他请郑少仪协助指挥防御,并吩咐参谋人员根据情报内容,制定周密的迎敌计划。一时间,新四军营地灯火通明,将士们或清理武器,或梳理地形,或部署兵力,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 郑少仪饱含热泪地注视着忙碌的将士们,她由衷地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尽管她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送来情报,但看到新四军将士们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交完情报后,郑少仪疲惫至极,坐在地上休息,经过长时间的艰辛奔波,她终于可以暂时放松下来。 27日的天刚蒙蒙亮,国民党的偷袭部队就摸着黑来到北郭村外,他们预备给新四军一个出其不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新四军的防线严密,火力充足,岿然不动地横亘在他们面前。国民党部队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偷袭计划竟然泄露了,一时间慌了手脚,仓皇应战。 翌日清晨,新四军以少胜多,成功击溃了进攻郭村的敌军。这场战斗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后来被称为“郭村保卫战”。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击败了数量远超自己的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消灭新四军的计划,为新四军在苏中地区的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党部队灰溜溜地撤退了,新四军士兵们纷纷欢呼庆祝,营地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叶飞却没有过多的喜悦,他深知这次胜利来之不易,是郑少仪提供的及时情报才扭转了局势。 战斗结束后,叶飞对郑少仪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激动地说道:“她救过我的命,郭村保卫战,她有功劳!”这一句话,也表明了郑少仪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郭村保卫战后,郑少仪继续留在新四军,参战并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战后,她转入了浙江的法律和行政工作。她的过去曾在地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她的同事和家人来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兵,没有人知道她曾是特工,曾在战斗中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 直到她临终时,郑少仪才对子女提起了她的一生。2002年,83岁的郑少仪去世前,她告诉子女:“妈妈一生无悔……我不是孬种。”这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她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她也表达了对于自己曾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骄傲。 郑少仪的传奇,正是无数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敌后默默奉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缩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英雄不一定只有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人,许多时候,那些在暗处为国家付出、为胜利做出贡献的人,同样值得敬仰。

0 阅读:215

猜你喜欢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