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两个可耻的日军闯进郑明德家里,当着他的面,强暴了他的嫂子。还用枪威胁他站在一旁用蜡烛照明,并且不准他闭眼。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这种蚕食政策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终于演变为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日本的欺凌,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 然而,日军的野心并未因中国的抵抗而减弱。他们先后占领了北平和天津这两座北方重镇,甚至狂妄地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尽管在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我方仍然投入了80万大军与日军20万精锐展开殊死搏斗。这场战役持续了三个月,中国军队以伤亡30万人的惨重代价,成功歼灭日军4万人,彻底打乱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虽然上海最终沦陷,但在战略上,中国取得了初步胜利。 接下来,日军兵分三路直指南京。1937年11月底,唐生智被任命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他调集了约15万军队,准备与装备精良的20万日军决一死战。唐生智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封锁了挹江门——从南京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希望能够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击退敌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军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兵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唐生智指挥能力有限,最终在12月13日惨败。更为不幸的是,12月7日,蒋介石就已撤离南京,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军心,加速了城市的陷落。 南京沦陷后,日军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屠杀之一。仅在12月15日一天,他们就在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了3000多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在鱼雷营屠杀了9000多名平民和战俘,在宝塔桥一带又杀害了3万多人。 更为骇人听闻的是12月18日发生在草鞋峡的惨案。日军将57418名从南京城内逃出、被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全部用铅丝捆扎,驱赶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进行密集扫射。对于那些侥幸未死的伤者,又用刀砍杀。最后,为了毁灭罪证,他们还浇上煤油焚烧尸体。 在南京城内外,安全区成为唯一的避难所。这些由西方人道主义者建立的区域虽然为部分平民提供了庇护,但其保护作用却十分有限。日军经常闯入安全区抓走妇女和年轻男子。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其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安全区内外的惨状对比:区内勉强维持秩序但食物短缺、疾病蔓延;区外则完全是人间地狱,杀戮、强奸、抢劫无处不在。 日军的暴行不仅限于杀人。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载,仅在南京沦陷后的第一个月内,就发生了近2万起强奸案。他们的掠夺也造成了约2万亿元的财产损失,包括88万册珍贵图书文献,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了当时日本最大图书馆的藏书量。 日军的暴行并非偶然。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和非人性化训练使他们将中国人视为低等民族。在松井石根的指挥下,日军由最初的军事打击迅速转变为对平民的无差别报复。 1938年1月9日,农历腊月初八,按照中国传统,这本应是一个喝腊八粥、祈福来年的喜庆日子。然而,在南京沦陷后的第27天,这个原本温馨的节日对郑明德一家而言,却成了永远的噩梦。 这一天,两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闯入了郑明德所在的南京市郊小村庄。村庄里顿时鸡飞狗跳,惶恐不安。日军沿途抢夺财物,寻找妇女满足兽欲。 当时郑明德家中只有他一个成年男性,还有他的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女。看到日军朝自家方向走来,郑明德立即将大门紧闭,并指引家人躲进屋内的地下暗洞。 郑明德一家四口钻入地洞后,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一声巨响传来——日军撞开了郑家的大门。他们在屋内乱翻乱砸,寻找值钱物品和藏匿的人。 悲剧发生得如此突然。一个日本兵发现了被杂物遮掩的地洞入口,用刺刀拨开障碍物后,端着枪向洞内窥探。郑明德和嫂子迅速将两个小女孩推到地洞最隐蔽的角落,希望至少能保住孩子。 日军点燃蜡烛后,立刻发现了藏在洞中的郑明德和他的嫂子。在刺刀的威胁下,郑嫂被迫屈辱地遭受了侵犯。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另一个日本兵也开始对郑嫂施暴,但由于洞内昏暗,没有人照明。就在这时,日军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他们强迫郑明德手持蜡烛,为他们的罪行提供照明,并且还威胁不准他闭眼。 他选择了忍耐,希望能保住藏在角落的两个孩子。 郑明德没能想到,日本兵的残忍远超想象。当这两个侵略者发泄完兽欲后,他们并未就此离去。一个日军举枪向郑明德射击,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脚;另一名日军则对郑嫂连开两枪,当场结束了她的生命。 更为可怕的是,日军离开地洞后,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洞口纵火。浓烟迅速充满了狭小的地下空间。郑明德拖着受伤的腿,努力打开洞口逃生,却为时已晚——两个躲在角落的小侄女已被烟火熏死。 这一事件不仅给郑明德留下了终身残疾,更在他心灵深处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郑明德后来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人。他的证言被记录在案,成为日军在南京暴行的铁证。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