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却被1200名日军包围,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这生死存亡时,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那时候,日军在华北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村子里的老百姓每天都活得心惊胆战。山东陵县大宗家村的宗子敬,就是在这乱世里挺身而出的一位普通人。他不是什么大英雄,也不是什么高官显贵,就是个地主,家里有点田产,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宽裕些。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干出了一件让后人没法忘的事儿——他把300名八路军战士接到家里休养,还在最危险的时候帮他们突围。
先说说那时候的背景吧。1939年,日军对华北的控制越来越严,八路军经常在敌后打游击,条件苦得没法说。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随时面对日军的围剿。宗子敬住的陵县大宗家村,离日军据点不算远,村里人多少都知道八路军在附近活动,可谁也不敢明着帮忙,毕竟日军抓到“通敌”的,那是杀无赦。可宗子敬不一样,他心里有杆秤,知道啥是大义。
那300名八路军是怎么到他家的呢?事情得从一次战斗说起。当时八路军跟日军打了一仗,伤亡不小,剩下的人又累又饿,武器弹药也快耗尽了。宗子敬听说了这事儿,没多想,直接让人把这些战士接到了自己家里。那时候他家房子多,院子大,藏下300人不成问题。他还拿出粮食、衣服,甚至找来药给受伤的战士用。这可不是小事,300人啊,吃喝拉撒都得管,村里人嘴杂,消息要是漏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纸包不住火。没过多久,日军就收到风声,1200人的部队直接把大宗家村围得水泄不通。那场面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300个筋疲力尽的八路军,对上1200个装备精良的日军,胜算几乎为零。战斗一打起来,枪声震天,八路军拼死抵抗,可子弹是硬伤,打着打着就没了。就在这时候,宗子敬没跑也没躲,他做了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拿出家里藏着的武器弹药,送给了八路军。
这些武器哪来的?其实宗子敬早有准备。那年头,地主家里多少有点家底,他平时攒了些枪支弹药,本来是防身用的,可这会儿全拿了出来。有了这批弹药,八路军硬是撑住了攻势,最后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300人虽然没全保住,但大部分战士活了下来,这在当时的环境下,简直是个奇迹。
宗子敬这事儿干得漂亮,可代价也不小。日军撤退后,肯定不会放过他。村里人都说他后来被抓了,受了不少罪,甚至可能没熬过去。不过具体咋样,历史资料里没说得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救人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觉得国家的事比啥都重要。
这故事听着挺震撼,可细想想,又特别真实。宗子敬不是啥完美人物,他就是个普通地主,平时可能也精打细算过日子,可关键时刻,他没犹豫。那300名八路军战士也不是啥传奇英雄,就是一群为了抗战拼尽全力的年轻人。两边凑到一块儿,硬是擦出了火花,把那段苦日子照亮了一点。
再说说当时的历史大环境。1939年的抗日战争,正处在相持阶段,日军占了大片土地,可中国的抵抗从来没停过。八路军、新四军加上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游击队,愣是跟日军耗着。宗子敬的故事,只是这场战争里一个小小的缩影。那时候,像他这样的人不少,有捐钱的,有送粮的,还有直接拿起枪跟日军干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撑起了抗战的脊梁。
当然,宗子敬的事儿也不是没争议。有人可能会说,他一个地主,家里有枪有粮,咋不早点拿出来支援八路军?非得等到人家弹尽粮绝才出手?这话听着有道理,可换个角度想想,那年头谁敢轻易露头?日军抓到支援抗战的人,杀人不眨眼,宗子敬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已经是下了大决心。他不是不想帮,而是得找准时机,保住自己才能救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