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理解《西游记》为什么是神作,因为大家都去关注那些光怪陆离的鬼神故事去了,对作者匠心独运地在字里行间布下的大智慧熟视无睹了嘛! 举个例子,李世民为了拖住魏征,让他没时间去斩杀泾河龙王,然后要求魏征陪他下棋,大家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正合《烂柯经》云: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此之谓也。” 大家是不是看到这样的文字就直接跳过去了?咱抛砖引玉地给大家翻译一下哈,看看什么是好东西。 下围棋讲究思维严谨。先占腹心、其次四角,再次四边,这是常规搞法。心法口诀是什么呢?宁愿先吃点小亏,也要掌握先机。打左边要注意观察右边,攻击前面要小心后面。反正前后、左右这两端是不能断了联系的。如果你的所有棋子都是活子,就不要急着连成一片。到处是火种,一呼百应,战术会更加自由。然后一块广阔地盘,产业布局不能太稀疏了,太稀疏了就难以把握;但是市场比较狭小,就不能扎堆下饺子,容易粘到一块。要懂得断臂求生的道理,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确保最终胜利才是王道。与其漫无目的地落单,不如凑一块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如果敌强我弱,先确保自己不死;如果敌弱我强,赶紧趁热打铁。(段落限制,另起一段) 善于取胜的人不会强行去争、善于布局的人不会轻易去打打杀杀、善于干架的人不会轻易落败、善于总结失败经验的人不会随便慌乱。棋法和兵法一个意思,以正合、以奇胜(场面上维持平局,暗地里取胜的意思)。凡是没事就搁那厉兵秣马的人,肯定是要主动搞事的;凡是小人物、小利益看不上的人,内心肯定有更大的图谋。随意出招的人,必定是没啥谋略的人;不带思考就接招的人,那就是自己找死。最后总结一下,人生如棋局,要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才是棋法的精髓。 看明白了没有,作者这是在借魏征和李世民下棋,就把《孙子兵法》跟大家讲了一遍,结果你们把这种好东西当垃圾袋给忽视了。真以为西游作者跟老易一样,要凑字数,搁那东拉西扯呢? 还有人家作者为什么要借下棋说这么一大堆呢?因为人家早已借《烂柯经》把中心思想给大家透露了。“烂柯”是一个宗教典故的哈!大致意思是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然后看到几个童子在那下棋,就搁旁边观看起来,童子给了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经烂了,回到家后发现原来的人都不在了。这个典故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人家作者这是为魏征后面在不知不觉中就梦斩龙王打埋伏呢!你李世民是跟我下棋,等你棋下完了,早已物是人非了,你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 类似于这样的神来之笔,原著里面多得去了,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要么就不去看它,要么就多用点心去看这部神作,如果真把它当成了刺激肾上腺激素的神话小说,那就没那个必要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西游记》为什么是神作,因为大家都去关注那些光怪陆离的鬼神故事去了
采蓝说历史
2025-02-23 04:11:45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