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侦察兵过境抓俘虏,5分钟就活捉1人,击毙2人,自身零伤亡。谁知因自己人误伤,我军竟损失了2个侦察兵!
1979年初,越南对中国边境的挑衅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在金水河一带。为了应对越方的频繁侦察和侵犯,中国决定展开自卫反击。
作为战争的重要一环,侦察任务变得尤为关键,准确的敌情能够为后续作战提供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我军侦察兵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穿越越南边境,侦察敌军动向,并尽可能活捉敌人,获取关键情报。任务的地点位于金水河镇附近,那里紧邻越南的巴楠棍口岸,每日越军都会派出侦察兵进行情报搜集。
1979年1月30日凌晨,我军侦察兵悄无声息地穿越了金水河,进入了越南境内。经过几天的详细侦察和周密准备,战士们终于做好了行动的准备。每一个小组都经过反复训练,任务分工明确,捕俘组、火力组、接应组,各司其职。
凌晨时分,三名越军侦察兵如约出现,他们依旧沿着熟悉的路线,步伐小心地前行。就在他们穿越火力组设伏地点时,敌军最后一名侦察兵突然察觉到了异常,立即停下脚步,警觉地四下张望。
这时,侦察排的指挥员赵参谋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五个捕俘小组立即跃起,迅速扑向敌人。
几分钟内,经过紧张激烈的交火,越军的两名侦察兵被击毙,最后一名敌军被成功俘获。整个任务完成得异常迅速,短短五分钟,战斗便结束了,任务也基本完成。
然而,在这场看似完美的战斗背后,却发生了让人痛心的意外。在火力掩护过程中,由于敌我距离过近,战士们的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一度非常复杂。就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我军的火力组因急于应对敌人,意外误伤了自己的战友。
郭连斌和孟宪刚,这两名在平日里表现出色的侦察兵,成为了战场上最大的牺牲。在战斗激烈进行时,郭连斌在胸部中弹,不幸牺牲;孟宪刚则头部中弹,最终也没能幸免。
尽管战斗胜利,但失去两名优秀战士的痛苦让每一位参战的战士都沉痛不已。郭连斌和孟宪刚是两名非常出色的侦察兵,他们不仅在平时的训练中表现突出,多次执行重要侦察任务,而且在战斗中也一直以大无畏的姿态,带领队伍前进。
然而,这一次,由于火力组的误操作,两名英勇的战士永远离开了他们的战友。
对于侦察兵来说,战场上的每一场战斗都是生死考验,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需要无数的艰辛和努力。
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误伤事件后,每个战士都深刻意识到,战斗中的每一秒都可能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即使成功完成了任务,失去战友的痛苦和责任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尽管郭连斌和孟宪刚已经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没有被遗忘。战斗的结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郭连斌的家人,特别是他年迈的父母,成为了闻永仕肩负的责任之一。
闻永仕是与郭连斌共同入伍的战友,他深知战友的牺牲意味着什么。退伍后的闻永仕,始终没有忘记战友的托付,他带着郭连斌的父母一起生活,并为他们提供悉心照料。
20多年的时间里,他为郭连斌的家人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个艰难的岁月。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始终秉承着对战友的责任,坚守着初心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