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日军就围了过来,八路军便与鬼子展开巷战,反复冲杀三十多次,眼看子弹就要打光,谁知地主的一个举动力挽狂澜。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一个叫宗子敬的地主将八路军战士们请到了家中做客,虽然他算是地主,但实际上宗子敬属于开明士绅,对八路军队伍没有敌意,还十分友好。 抗战年代,勇猛的中华儿女恨不得个个冲到战场上杀敌报国,在家国大难之前,没有你我之分,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心。 宗子敬一大把年纪,十分明事理,八路军在村子里驻扎的日子,他对共产党的队伍有了很大改观。 在他看来,这是一支纪律严明,勇猛抗敌的抗日部队,值得受到百姓们的尊敬,于是趁着部队还没有离开,他主动邀请战士们来到家中休养。 然而就在休息的时候,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消息传来,日军已经悄然摸到了村子里,准备围攻抗日队伍! 原来这次驻扎休整的时间有些久,狡猾的日军得知八路军还没有撤离,便派出了兵力摸了过来。 战斗一触即发,日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目的就是要消耗八路军的体力和物资。 战士们来不及转移,战斗就在宗家大院的门口打响了。 这是一场苦战,战士们的子弹不多,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可看到宗家人担心的脸庞,班长谢甲树的眉头紧皱,下令一定要坚持到晚上。 这样大家就能够趁着夜色突围,将群众安全转移。 听到这句话,宗子敬被深深感动了,即便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八路军仍然将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一咬牙,拿出了家中藏着的“宝贝”。 “我一大把年纪了,没办法上战场杀小鬼子报仇,你们带上这些枪去和他们拼吧!” 谢甲树一看,老人拿出来的正是大家最需要的子弹和枪支! 以前的地主为了看家护院,往往会在家中准备一些救命的家伙,以防不时之需,宗子敬也是这样打算的。 但是现在眼看着日军都来到了家门口,他也顾不得那些了,将这些崭新的装备全都拿了出来。 宗家的几个小辈也都会些枪法,他们带着战士们趴到了房顶上,一起帮忙抗击日军。 最终经过几场激战,大家终于成功突破了包围圈,转移到了安全的地带。 在抗战中,像宗子敬这样具有良知的地主不在少数。 实际上,地主并不全都是恶人的代名词,他们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对待贫苦百姓十分宽厚,时常救济穷人,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也会挺身而出,为抗日事业尽力。 在东北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大地主叫戴凤龄,他们家祖祖辈辈打拼积攒了家业,附近的百姓都称他是一个“大善人”。 当地没有儿女照顾的贫苦老人被戴凤龄接到了家中侍奉,偶尔遇到了天灾,他们还会主动减租,缓解百姓们的生存压力。 抗战时期,他们一家八十多口人全都扛着枪上了战场,男丁在战场上杀敌,女性就负责后方工作,不光要带孩子,还负责做饭,照顾着所有人,为他们治疗伤口。 最终他们家的男丁大多都牺牲在了战场上,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改换姓名,这才躲过了日寇残忍的追杀。 新中国成立之后,戴家一门七位烈士,他们不仅得到了政府的褒奖,还获得了百姓们的尊重和认可,忠烈故事流芳百世。
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
玲珑说历史
2025-02-22 11:42: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