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男子同吃2种降压药,险些丧命!长期吃降压药,做到3点更安全 老张今年55岁,是一位有着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直以来,他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但最近医生给他换了一种名叫厄贝沙坦的药物后,他发现自己的血压仍然有些偏高。老张心里有些着急,他听朋友说,自己正在吃的依那普利效果很好,于是便自行买了这种药,和厄贝沙坦一起服用。 起初,老张发现自己的血压确实明显下降了,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多年的患者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然而,几天后,他开始感到身体乏力、心悸,甚至出现了恶心和肌肉无力的症状。家人发现他的精神状态不对劲,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老张的血钾水平高达6.2 mmol/L,这是典型的高钾血症。医生解释说,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使用会显著增加血钾升高的风险,而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幸好送医及时,经过紧急处理,老张的血钾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医生反复提醒他,降压药不能随意混用,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老张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因为一时的“聪明”酿成大祸。 血压控制不佳?用药选择需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像老张这样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并不少见。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患者会陷入困惑:是加大降压药的剂量,换另一种降压药,还是联合用药呢? 首先,换药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医生通常只有在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经过多次调整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甚至因季节变化等外部因素导致血压过低时,才会考虑更换药物。 其次,增加降压药剂量并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降压药有很多种,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都不相同。研究表明,单纯增加药量,并不能成倍提升降压效果,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副作用。例如,剂量加倍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引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危及生命。 当单一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时,联合用药通常是医生的首选方案。联合用药的优势在于,不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作用,实现“1+1>2”的降压效果。例如,有些药物通过放松血管来降低血压,而另一些药物则通过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来降低血压,两者搭配使用,降压效果会更强。 此外,联合用药还可以互相抵消不良反应。比如,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血钾升高,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而另一些药物则可以帮助排出多余的钾,但可能对肾脏不太友好。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排钾利尿,又不会伤肾,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不过,是否需要联合用药,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患者切勿擅自换药或加药,否则可能会像老张一样弄巧成拙。 降压药混搭,这些禁忌要知道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联合用药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自行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事实上,很多降压药是不能同时联用的,盲目加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危及生命。 普利类不联合沙坦类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虽然作用机制相似,但联合使用会显著增加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损害的风险。老张正是因为同时服用了这两种药物,才引发了严重的高钾血症。 普利类/沙坦类不联合保钾利尿药 这两类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保钾作用,如果再与保钾利尿药联合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高钾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同一大类的降压药物不能一起用 同一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相似,联合使用相当于剂量加倍,不仅降压效果不会更好,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已经在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就不要再加用氨氯地平。 普利类/沙坦类不联合洛尔类 这两类药物虽然作用通路相近,但联合使用降压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洛尔类不联合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 洛尔类药物与这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衰,必须避免。 长期服用降压药,这些错误别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服用降压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然而,用药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需要引起重视。 随意调整药量 有些患者在血压稳定后自行减量,或者在血压升高时擅自加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随意增加剂量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引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危及生命;而擅自减少剂量则会降低药效,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 频繁换药 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定期更换药物。然而,这种想法并不科学。降压药与抗生素不同,不存在耐药性问题。频繁更换药物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且新药可能带来新的副作用,需要重新适应和调整。如果一种降压药能有效控制血压且无副作用,就无需频繁更换。 忽视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随时关注血压的波动变化,尤其是在晨起、临睡前以及季节变化时。定期监测血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还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严重后果。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按时服药、合理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患者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希望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重视用药安全,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危及健康。
胃不好的要注意了!医生告诫:胃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往往在腹部,许多人都忽视了
【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