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粟裕和妻子楚青逛上海。走过一家咖啡馆时,粟裕突然说:“这家咖啡馆不错”。楚青觉得很奇怪,这个大老粗怎么突然开窍了?便问:“哪里不错呢?”结果粟裕的回答让楚青笑喷了,直呼你还是没变啊! 1939年,32岁的粟裕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事将领。在一次去司令部拿文件的时候,粟裕偶然看到一个年轻姑娘正端庄地坐在那里写字。 姑娘姓詹,名叫永珠,字楚青。年仅16岁的楚青,从上海名门望族中逃出来投身革命。就是这个头一次见面,粟裕就对这位小姑娘一见倾心。 得知心上人的大名后,粟裕给楚青写了一封告白信。楚青没做任何犹豫,当场就把信撕得粉碎。在她看来,参加革命不是来谈儿女情长的。 粟裕虽然失落,但并未因此而放弃。他继续以同志的身份跟楚青来往,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楚青渐渐发现,这个大自己16岁的革命军人,也是个不错的人。 尽管对粟裕的为人有所改观,但楚青仍旧不想谈恋爱。后来,粟裕再次鼓起勇气当面表白。而楚青的回答依旧是,革命是第一位的,爱情只能放一边。 粟裕整整追了楚青3年。在这3年里,两人并肩战斗,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1940年底,粟裕第三次向楚青告白,并承诺不论楚青同意与否,他都会守候。 或许是被粟裕的真诚打动,楚青终于点头答应。1941年底,这对革命伉俪喜结连理,踏上了携手一生的幸福之旅。婚后,他们又先后喜得两子一女,幸福美满。 打仗打了大半辈子的粟裕,对枪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他的一生中,从参加革命起,枪就成了他形影不离的朋友。拿起枪,他就是戎马倥偬的将军,放下枪,他还是那个痴情的丈夫。 粟裕二十岁那年,毅然投笔从戎。他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朱毛会师、开辟井冈山等重大战役。他身先士卒,先后负伤数次,留下了终身残疾。但无论战况如何激烈,他的手中从未放下过那杆枪。 后来粟裕当上了师长,再后来成了军长。即便官至高位,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他腰间也总别着一把手枪。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这是习惯,更是军人的本能。 除了枪,粟裕还有个爱好,那就是研究地图。粟裕常说,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必须要擅长读地图辨方向。他办公室和卧室里,总少不了挂满各式各样的军用地图。 新四军时期,我军计划进驻江苏大丰。刚驻扎下来,粟裕就命令参谋部火速绘制附近地形图。听说当地一个古老界碑上刻着盐场地图,粟裕二话不说,带人奔赴现场。 参谋戴王齐依照粟裕的吩咐,如实绘制了大丰地形图。粟裕看后当即指出,图上漏了一条渡口。戴王齐赶紧改正,粟裕才满意地说,地图就是军人的眼睛,容不得半点差错。 粟裕曾多次告诫部下,熟悉并掌握地图,是一个军事指挥员的基本功。他在指点粟裕二世绘制地图时说,奥妙无穷啊,不谙地图,何以成大将。对于粟裕而言,坐在地图前,就等于置身战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和楚青终于有了些许闲暇时光。对于他们这对革命伉俪来说,能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一起散散步,已属难得。上海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们漫步的身影。 一天,两人漫步到一家咖啡馆门口。粟裕抬头看了看,忽然冒出一句:"这家咖啡馆不错。"楚青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在她的印象里,粟裕一向都是个不解风情的大老粗,从不懂得欣赏咖啡馆的情调。 "哪里好啊?"楚青好奇地问。粟裕指着咖啡馆二楼说:"你瞧,这二楼的位置多棒。要是在那里架上几挺机枪,这整条街就尽在掌控之中了。"楚青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我还以为你想请我喝咖啡,没想到满脑子想的还是打仗的事!" 粟裕和楚青有说有笑地走在大街上。对他们而言,哪怕是谈论军事,也是幸福的时刻。这个小插曲,成为了他们俩相濡以沫一生的又一段佳话。
从粟裕宣传闹剧看如何更好的宣传战史军史粟裕同志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为新中国的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