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寡妇是如何熬过漫漫长夜的呢?
由于古代的生活和医疗条件都有限,所以,古代人的寿命跟现代人相比要短的多。而且可能是因为古代养家糊口的事都落在了男人身上,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战火不断,每次战争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男人S去,所有就造成了古代的寡妇数量特别的多。
而且在古代有一种传统观念,那就是寡妇不允许改嫁。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很低,而和女性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男性,他们的生活就比较惬意了,男人们不仅可以三妻四妾,而且在他们自己去世之后,还要让妻子为他们守寡。那么这些苦命寡妇又是怎么度过漫长黑夜的呢?
根据烈女传的记载,一位留名史册的贞洁烈女嫁入到了高家,但是她的丈夫英年早逝,那么这位烈女就成了高寡妇,她从17岁就开始守寡,活到了96岁,终身守寡将近80年,朝廷为她在村口必经之路上建立起了高大的贞洁牌坊。高寡妇很厉害,在自己的照料之下,自己的孙子考中了清朝进士,成为了一名大官。而高寡妇家虽然奴婢成群,但是她自己总是亲自干活,一刻也不闲下来。在夜晚的时候,她会做一件事情,令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奇怪,这件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高寡妇每天夜里都会把一罐铜钱打乱,然后再用绳子穿起来,反复如此直到疲倦。
在她临终之前她道出了真相,原来高寡妇虽然精神上可以守住贞洁,但是人都是有生理需求的,长期的孤寂生活在夜晚的时候尤其难熬,那么高寡妇就不得不用高强度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在夜晚,她用反复穿铜钱的方式来让自己疲倦,然后才能安稳入睡,否则可能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高寡妇就这样辛苦劳碌守寡一辈子,她用人生的幸福仅仅换回了贞洁烈女这样的虚名,好像也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所以高寡妇临终前对后人说,以后有自己的家事守寡,如果她守不住贞洁就不要强迫她。高寡妇的案例被清代作家方包写入一本书中名为高洁夫传。对于古代丧偶的妇女来说,高寡妇的做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可能还有更多的方法。但是在父权社会的时代,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正是风华正茂,却为了内心的信念或是被迫的丧偶守寡。年复一年,过着这样乏味的生活,不知道是悲伤还是可敬呢?
因为在古代饿死是小,失洁是大。女性的地位卑微到了尘埃里,一旦发现女性有任何丢失贞洁的行为就会被拉去进行惨无人道的刑法,这在宋元明清包括民国时期都有先例,这样悲惨命运的女子也有很多记载。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短短的几十年人生时光,仅仅因为思想的封建而就这样陨灭,这样封建思想实在是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