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2500英军在马里兰登陆,全歼前来抵抗的500美军士兵,然后杀入华盛顿,并纵火焚烧国会、总统府。华盛顿沦陷,英军气势汹汹,美国官员狼狈而逃,纷纷外出避难。战后,美国总统门罗为了掩盖痕迹,让人在总统府外墙刷一遍白色油漆,这就是“白宫”之由来。就此而言,美国也是爱面子,不想提及这段伤心往事。
如今美国以“世界警察”自居,动不动就侵略其他国家。可曾想到,美国也有被英国暴揍的时候,实在是有意思。那么,英国为何要暴打美国,还要纵火焚烧华盛顿呢?其实,这只能怪美国太嚣张,太过分了。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站在法国一边,与英国树敌。此时,英国将精力投放在欧洲,在加拿大仅有5000二流部队,这燃起了美国吞并加拿大之野心。
美国认为,加拿大应该由自己来管辖,英国必须退出美洲大陆。如此,美国在法国支持下,公开劫掠英国商船,并入侵加拿大。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当时绝对的海上霸主。英国、美国矛盾由来已久,摩擦不断,但英国正忙于应对拿破仑战争,并不想过分激怒美国,甚至还下令废除海上封锁令,准备解除对美国的贸易战争。可惜,美国不给机会,在法国支持下,美国决定挑战大英帝国。
英国不想在此时跟美国斗,但也绝不害怕战争。如此,1812年,美国、英国双方相互宣战,持续3年之久的第二次英美战争爆发。起初,美国连连获胜,前景一片光明。1814年,英国击败法国,流放拿破仑,然后将主力调来北美,严密封锁美国海岸,并登陆焚烧美国首都华盛顿。不过,美国并没有屈服,而是与英国打起了持久战、消耗战。1815年,双方均筋疲力尽,签署和约,结束战争。
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吞并加拿大之野心没有得逞,但他敢于挑战大英帝国,并迫使对手签署和约,也算是巨大胜利。此次战争后,加拿大更加依赖英国,并将其视为“救命恩人”,这也是英国的胜利。但是,英国并未重视此次战争,因为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彻底击败拿破仑,其胜利光环掩盖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