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我军在许世友指挥下,迅速推进至越南边境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2-11 17:14:34

1979年2月,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我军在许世友指挥下,迅速推进至越南边境。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许世友带领数十万大军在东线广西方向展开作战,迅速分割了越南的一个重镇,战况顺利。然而,越军依旧在一些关键阵地顽强抵抗,其中最为顽固的就是“鬼屯炮台”——一个令我军头疼的坚固堡垒。 鬼屯炮台拥有三层钢筋混凝土防御,厚达1.2米,且设有地堡,可容纳上千人,配有明暗火力点,极大地阻碍了我军的进攻。它原是法国殖民军在四十年代所建,经过越军接手后,经过加固和维修,防御更加严密。即便我军通过炮击和强攻多次尝试,始终未能突破该阵地。许世友召开了多次会议,集思广益,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就在此时,一名运煤工人自告奋勇,提出要为部队出谋划策。他就是凭祥市电厂的何国安。在战争爆发之前,何国安目睹了越军越过边界埋设地雷,并且对我国边境的平民实施暴行,抢劫、杀害无辜,深感愤怒。在战斗爆发后,他一直关注前线战况,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受伤的战士被送回,才得知鬼屯炮台依旧未能攻克。 何国安自幼熟悉鬼屯炮台,他十三岁时曾被法国殖民军抓去修建该炮台,并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因此,他对炮台的结构和防御情况了如指掌。知道这一点后,何国安立即找到副营长,提出自己愿意为部队带路:“当年我曾修过这‘法国楼’,那里的一切我都非常熟悉,就让我去带路吧!” 次日清晨,何国安赶到战场,并被迅速带到了前线观察所。他接过指挥员递给的望远镜,远远地观察着敌方阵地的情况。凭借自己对炮台内部布局的了解,他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突破方案。凭借这份独特的知识,何国安帮助我军准确找到了突破口,成功带领部队实施战术突袭,最终攻破了鬼屯炮台。 这次行动不仅为我军解除了这一重要障碍,也展示了每一位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何国安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战斗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最终为我军的胜利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 阅读:17
每日一段历史

每日一段历史

讲述大国崛起,弘扬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