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交换、婚姻吸引力、配偶替代性角度来看,人们结婚的目的是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

颜威说历史 2025-02-10 08:56:14

从资源交换、婚姻吸引力、配偶替代性角度来看,人们结婚的目的是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收益,即婚姻利益最大化。我们可以得出6个结论:   1、当男女双方觉得从彼此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从其他配偶替代对象或维持单身状态获得的收益时,婚姻就会缔结。反之,婚姻终结。   2、未婚男女在不会使其中至少一方的生活变糟的情况下才会结婚。意思就是:如果结婚拉低了目前的生活质量,或者说结婚还不如单身过日子,那么,就不会选择结婚。   3、如果婚姻搜寻成本较高,对配偶的满意度就会降低。因为在婚姻搜寻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困难和成本,拥有较少资源的婚姻搜寻者为了减少搜寻过程中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放弃寻找理想配偶的机会,会妥协并勉强接受那些比自己预期资源更少的配偶。   4、人口迁移流动和互联网扩大了婚姻市场,降低了婚姻搜寻成本。因为接触异性的机会大大增加,也增加了认识更为理想的配偶的机会,婚姻对象的选择性和替代性都大大增加了。大量异性的存在降低了理想配偶的甄别成本。

同时,也使得求偶者婚姻搜寻的时间长了。因为潜在的配偶越多,进一步筛选的预期收益就越大,寻找时间就会越长,一直到为每一个候选人而付出的边际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相等为止。

5、性别比失衡拉长女性婚姻搜寻时间。当宏观婚姻市场中男性多于女性时,高性别比会起到信号作用,提示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拥有更多配偶替代的机会,这可能会增强女性的再婚信心并延长女性婚姻搜寻时间。

从当前性别失衡情况来看,塑造了一个男性过剩和女性短缺的宏观婚姻市场,也就意味着女性拥有更多的婚配机会和配偶替代的机会。

6、结婚年龄越早、婚姻持续时间越短则婚姻稳定性越低。

相对于成熟的婚姻搜寻者,年轻的婚姻搜寻者对自身、潜在配偶及婚姻市场的了解会更少,婚后伴随着对自身需求、婚姻市场信息了解的增加,其越发可能将当前的配偶与潜在替代配偶进行比较,也更难以容忍当前婚姻中的不满意。

0 阅读:3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