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陈毅逝世后,叶剑英特意看望张茜,张茜:抓不住那个小东西吗? 1971年12

历史有小狼 2025-02-07 19:35:46

72年陈毅逝世后,叶剑英特意看望张茜,张茜:抓不住那个小东西吗? 1971年12月26日,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躺在病床上的陈毅元帅突然对身边的护士说,想吃一碗长长的面条。 这个请求让护士和陈毅的女儿陈姗姗都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当时陈毅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连基本的进食都很困难。 不过当这个消息传到陈毅的妻子张茜耳中时,她立刻明白了丈夫的心意。原来这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陈毅想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毛主席祝寿。 张茜立即让厨房准备了一碗长寿面,还特意加上了几个寿桃。这样的搭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长寿祝福的美好寓意。 虽然身体十分虚弱,但陈毅还是坚持坐起来,将面条和寿桃一点点吃完。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深深打动,因为他们都明白,这不仅是一碗普通的面条,更是一位老革命对党和领袖的深厚感情。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陈毅就追随毛主席投身革命事业。几十年来,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岗位中,他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惦记着党和国家的大事。这碗长寿面,正是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毛主席的祝福和敬意。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毅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到了1972年1月6日这天,医院里的气氛格外沉重。 当天深夜11点55分,陈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元帅,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最终还是离开了。 在医院的病房里,张茜握着丈夫已经冰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们夫妻二人一路相随,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病房里的其他人都默默地低着头,给这对夫妻最后相处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刻的离别,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损失,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三点,张茜坐在陈毅生前的办公桌前,望着桌上摆放的物品,仿佛丈夫还在。寒冬的风从窗外吹进来,可她浑然不觉。 直到天色渐亮,张茜才缓缓说出一句话:"是该进入一个新的生活了。"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说的,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坚强态度。 1972年1月初,陈毅元帅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央军委很快对追悼会的规格做出了规定。按照规定,追悼会将以军委领导人规格办理。 周恩来总理在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开始进行协调。他希望能让更多与陈毅共事过的同志有机会参加追悼会。 经过周总理的努力,追悼会的参加范围扩大到了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领导。这已经是周总理在其职权范围内所能争取到的最高规格了。 张茜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叮嘱子女们不要给周总理添麻烦。她深知在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周总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 就在追悼会即将举行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毛主席决定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这个消息立即改变了整个追悼会的安排。 周总理随即宣布:凡是提出要求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的同志,都可以参加。这样的变化让许多想要送别陈毅的老同志都有了机会。 追悼会当天,叶剑英元帅带来了一首特意写的悼诗:"鬼域含沙射,元良息仔肩。儿曹当鹤立,接力竞无前。"诗中饱含对老战友的敬意和不舍。 当毛主席出现在追悼会现场时,整个大厅的气氛变得格外庄重。张茜握住毛主席的手,感谢他的到来。 毛主席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豪迈地挥手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他还特别提到,如今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已经所剩不多。 周恩来在致悼词时,声音一直很沉重。当他读到关键处时,甚至两次哽咽,不得不停顿下来。这位平日里稳重的总理,此刻也难掩对老战友的不舍之情。 周总理的悼词虽然不到五百字,却浓缩了陈毅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整个追悼会现场,所有人都沉浸在深深的哀思之中。 在场的老同志们都清楚,陈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从井冈山时期开始,他就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全部力量。 陈毅元帅离世后,老战友们都把照顾他的家属当作自己的责任。其中,粟裕将军对陈毅的遗属表现出了特别的关心。 最先引起粟裕关注的是张茜的工作问题。他认为张茜需要一个更适合的工作环境,便向中央写了一份专门的报告。 这份报告得到了周总理和叶剑英等人的支持,很快就批准了。于是张茜被调到了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担任副部长的职务。 为了让张茜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粟裕还特意安排她的长子调到她身边工作。每当有时间,粟裕都会和夫人楚青一起去看望张茜。 叶剑英元帅也经常抽时间去看望张茜。在一次探望中,张茜向叶帅提起了一件往事,她问:"当年那个小东西怎么就抓不住呢?" 这句话让叶帅想起了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也让在场的人更加怀念起陈毅元帅。 后来张茜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即使在外地出差,粟裕也始终关心着她的病情。他经常打电话向军事科学院询问张茜的治疗情况。 对于张茜最牵挂的小儿子陈小鲁,粟裕也做出了承诺,表示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孩子。这个承诺,他一直坚持到底。 1974年3月,张茜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0 阅读:124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