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微博我们来聊一聊小米汽车。
先说结论:小米汽车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可喜可贺,但不可骄傲。
在刚刚过去的 2025 年 1 月,小米汽车取得了单月销量过两万的成绩。
这个成绩对于小米来说,自然是很好的。这也足以说明,小米汽车现在的销量是受限于北京工厂的产能,而并不是订单或者说是用户需求。
那么,小米汽车是如何实现这个成绩的?
如果笼统分析,其实就是两个基本点,一是能够造出来,二是能够卖出去。
造出来这个维度,可以拆分为把产品定义好和工厂产能能够跟上。由于小米的产能本身受限于时间,所以我们主要来说小米汽车的产品,也就是小米 SU7。
从产品的维度来说,我们现在可以下一个结论:小米 SU7 是一款好产品。
包括它的外观(跑车),它的机械素质(非常超出预期的的是,小米第一款车就拥有非常优秀的行驶质感),包括它的续航能力(纯电续航 700 起步),以及它在很多维度上采用的堆料策略。
以上这些,都让小米 SU7 这款车天然具备了被用户买单的欲望。
而上述产品属性,配上小米 SU7 从 21.59 万元到 29.99 万元(这个价格段,与其说是一款车,不如说是三款车)的价格,这就意味着,在 20 万元到 30 万元价格段,只要用户有购买纯电轿车的需求,小米 SU7 就必然要进入到用户的对比行列之中。
关键是小米 SU7 不同版本在这个价格段的竞争力,确实是比较足。
如此一来,小米 SU7 在需求端建立其优势的强大基础,已经被产品本身和产品与价格组合而来的性价比奠定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而站在雷军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充分准备、精心安排、无比勇敢、孤注一掷的决定——也是他同时作为一个汽车行业新人和商业战场老兵,所作出的最好的抉择。
不得不说,雷军还是牛。
下一条微博,我们继续聊一聊小米 SU7 是如何「卖出去」的,这个才是雷军作为一个营销大师最值得大吹特吹的地方。
N锤定音
网友敬佩雷军说这么有钱了也不(像某宗教教主那样)踢掉原配娶比女儿岁数还小的秘书,秘书老了再娶更年轻的秘书,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