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汉奸正在路边解手。谁知,1老汉看见他,抄起锄头就把他打了个半死。可老汉不知,这“汉奸”竟是位党员! 这位被老汉看见的“汉奸”叫郭善堂,为了工作方便,化名为林洪洲。 1940年,他接到了一项秘密任务,那就是潜入了日军内部——浅石洋行。 原来,浅石洋行名义上是做生意的商铺,实际上却是日军的秘密联络站,一些关键情报都会经过这里。 为了获得日军的信任,林洪洲自然投其所好,扮成商人的身份,和日军做起了生意。 在日军眼里,林洪洲就是个贪财的商人,没啥歪心思,在日军面前又显得很卑微,因此慢慢地讨得了洋行老板曹浅石的喜欢。 随后,林洪洲继续升温,在曹浅石的引荐下,又慢慢接触到了日军少将山田,并在他巧妙的伪装下,又获得了山田的信任。 于是,林洪洲完成了第一步-潜伏,于此同时也正式开始了他危险的双面生活。 要知道,林洪洲虽然得到了日军的信任,但要想放松警惕,还是很难的。于是,他不得不提供给日军,真实的情报。 有一次,在他的指引下,我军被破获了一个情报站,当乡亲们得知是林洪洲所做时,无不对之唾弃,甚至他父亲听到后,气的扬言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就是这样进退两难的日子,林洪洲心里很想告诉大伙,但为了组织的需要,他还是不能说。 不过,在林洪洲的内心深处,他也时刻明白,自己还是名党员。 所以,林洪洲一边日军提供正确的信息,让日军尝到了甜头;而另一边,他又无意间的获取敌人的情报,传到我军根据地。 这样一来,日军的有些行动就必然会受到损失,这也让日军心中慢慢怀疑:林是不是忠诚于我们? 甚至有的时候,日军恼羞成怒,还会把林洪洲拖到宪兵队,绑在刑架上,受尽了日军折磨。 不过,林洪洲却一直死咬:太君,情报没有问题的,可能是其他地方走漏了风声。 久而久之,日军拿不到实质性的证据,又考虑到“利用二字,索性把他放了。 林洪洲每天的生活,如履薄冰,两边讨不好,甚至有的村民,还想要置他于死地。 1943年的一天,林洪洲外出执行任务,走到一个小溪旁突然感到有些内急,于是解开了腰带就准备方便。 殊不知,在他身后,一个老汉注意到了,老汉环顾四周,见他身边没有随从只有一人,这才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靠近。 眼看时机成熟,老汉二话不说,抄起手中的锄头,猛的一用劲,朝林洪洲砸去。 “啊”的一声,林洪洲被这突然一击疼的哇哇大叫,瞬间头破血流。 老汉怕这一锄头不够劲,索性又用脚踢了踢他,看死了没。 只见地上流了一滩血,林洪洲呼吸也很虚弱,就算不死也活不了多久了。 这时,老汉才满意的弯下身,擦了擦锄头的血迹,朝他身上“呸”了一声,扬长而去。 林洪洲的大叫,也引来了附近的伪军,他们一看是林先生,此刻已经昏迷,就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 经过治疗,林洪洲虽受重伤,但也脱离了生命危险。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上缠着绷带,但对于林洪洲而言,这次受伤也算是祸中之福。 从反面看,站在日军的角度,林洪洲险些被自己的同胞打死,说明林这个人,确实是“忠心耿耿”的“汉奸”。 日军高层对林洪洲的伤势表示同情,也更加信任林洪洲,之前对他的所有怀疑通通打消。 林洪洲利用这次受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身份,为我党获取了更多关键情报。虽然险些丢掉性命,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未完成。 1945年,抗战迎来了最后的胜利,林洪洲非常高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回归真实的自我。 然而,当他兴奋的回到家乡时,迎来的却是乡亲们的白眼和唾弃,甚至是愤怒。 乡亲们一拥而上,瞬间将林洪洲五花大绑,进行批斗。 林洪洲眼中饱含委屈的泪水,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他知道自己必须承受这一切。 就在林洪洲面临生命危险时,鲁中军区保卫部部长王芳及时赶到,澄清了事实,证明了林洪洲的清白。 村民们得知真相后,一时不敢相信,纷纷向林洪洲道歉。 林洪洲的嘴角这才露出一丝微笑,浸湿的眼眶中透露着宽容。此后,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和误解,组织决定为林洪洲改名。 他有了新的名字——罗国范,意味着“爱国模范”。 罗国范,这个新的名字,不仅仅是换了名字,更是他人生的新开始,是对他忠诚和奉献的最好证明。 罗国范回到了家乡,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回顾过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平静。他知道,自己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波折,但最终,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1943年,1汉奸正在路边解手。谁知,1老汉看见他,抄起锄头就把他打了个半死。可
文史记叙录
2025-02-02 23:55:31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