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28日,此时正逢传统中秋之日。然而,莱西县义潭店村的乡亲却一点也高

蜀山史道 2025-02-02 23:52:20

1947年9月28日,此时正逢传统中秋之日。然而,莱西县义潭店村的乡亲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正被敌人用枪顶着,去观看一场行刑。 这位被行刑的英雄叫谢文卿,被誉为“胶东刘胡兰”。 谢文卿,1928年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父母不幸英年早逝。所以,才12岁的她就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担。 俗话说,没有爸妈的孩子像棵草。在村子里,没有家人的庇护,也难免会受到一些地头蛇的欺负。 在这样的环境中,谢文卿如履薄冰,当然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练就了她的胆识和不屈的性格。 1945年,谢文卿的家乡被解放,我军到达这里后,就开始宣传新思想,组织乡亲们学习新思想,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组织妇女识字班里,谢文卿首先报名参加,并且工作非常积极,还带领工作队走街串巷,张贴标语等等。 除此之外,谢文卿胆大心细,每逢遇到险情,她总是挺身而出,哪怕是再危险的任务也在所不辞。 在生活里,作为妇女同志,她还带领同志们做军鞋、做军装、筹集军粮等。后来在一次支前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支前模范”称号。 次年,经组织批准,谢文卿光荣加入了我党,并选为村妇救会会长。 在当时,土改工作进行的热火朝天。她克己奉公,控诉地主恶霸们的行径,把土地分给百姓们,而自己却没占一分一厘。 百姓们看到了自己分到的土地,也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但反过来却得罪了这些地主们。 1947年秋,当年逃跑的地主恶霸们与蒋军合作回乡,并自发组建了“还乡团”,打算恢复往日荣光。 村民们一看早年欺压他们的人要回来了,于是赶紧劝谢会长出去躲一躲。 可谢文卿谢过了乡亲们的好意,表示土改工作还在进行中,不可半途而废。直到这些地主们到村口时,她才算是隐蔽起来。 还乡团中有一个为首的叫解保国,他大摇大摆的回到村子里,看着往日熟悉的面孔,露出了一丝冷笑。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他的手下们如饿狼似得大搞破坏,看着自己收回的成果,心里是一阵痛快。 接着,他就指着其中的一位村干部呵斥道:快说,那个小丫头片子在哪? 乡亲们都受到了谢会长的帮助,自然不愿意透露。解保国气急败坏之下,开始拿乡亲们下手。 很快,消息也慢慢传到了谢文卿耳中。她不愿乡亲们为自己受苦,于是决定走出去。 就这样,谢文卿交代完工作事宜后,便从容不迫的走到了乡亲们的跟前。 看着眼前的“小丫头片子”,解保国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当即就命人将她绑起来,开始用刑。 解保国往日的仇恨一下子涌上心头,他们将谢文卿吊起来,抽打过后故意泼上冷水,再撒上粗盐。 可以说,为了撬开她的嘴,敌人可谓软硬兼施,但性格刚毅的谢文卿仍不为所动,誓死不吐露一字。 无可奈何的敌人没了办法,于是才决定处决谢文卿,所以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这些还乡团的人,将她绑在柱子上,身子上还在滴答滴答的流着血水,然后再周围又放了一堆干柴。 敌人走上前,最后一次问道:你到底是说,还是不说。 谢文卿也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于是斩钉截铁的说道:要我说出组织的秘密,等下辈子吧! 随着一根火把丢进去,瞬间燃气熊熊大火。看着英雄被敌人杀害,围观的乡亲们无不为之落泪。 谢文卿坚贞不屈,即使是最后的时刻,她仍然守着组织的秘密,誓死不屈。 当然,她光辉的形象也时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一种精神,鼓舞着后人前行,向英雄致敬!

0 阅读:23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